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狼疮性肠系膜血管炎2025.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狼疮性肠系膜血管炎2025

狼疮性肠系膜血管炎(lupusmesentericvascuitis,LMV)是系统性红

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少见、致命的并发症,

其虽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良好,但起病隐匿,极易被误诊(首诊误诊率高达

72.7%)、误治。一且发病若未及时诊治,死亡率高达53%。

部分SLE以LMV为首发表现,给正确诊断带来了极大难度,消化科医生

应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LMV是什么?

SLE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肾脏、皮肤、

肺部、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

据统计,50%的SLE患者会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

呕吐,便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腔积液等,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急

性腹痛,而膜痛最常见的原因是LMV。

LMV好发千中年女性,急性起病,无特定诱因和特异性临床表现,若

SLE病史,诊断十分困难。

从整体上看,LMV的发病率不高,约占SLE的0.59%~9.70%治

,但若

疗或诊断延迟,易并发肠梗阻和肠穿孔。

LMV的临床表现

LMV典型的症状包括呕吐、腹痛及腹泻,通常与肠系膜血管炎所致的肠

道缺血性改变有关。

其腹痛为弥散性,其他如急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和胰腺炎往往有典型的

疼痛区域,这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鉴别点。

部分以LMV为SLE首发表现者常缺乏发热、骨骼肌肉及皮肤病变等SLE

常见症状。

LMV的诊断

LMV的诊断需要肠系膜的病理学“血管炎"的证据进行确诊,但由千该

检查为有创检查,且有意义的肠组织选取困难,因此肠系膜活检在临床上

并不作为常规检查。

CT技术无创,方便易操作,敏感性高,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CT检查

典型LMV腹部CT表

现包括肠道异常、肠系膜异常、腹腔积液(主要见

千以小肠为主型LMV)等。

1.肠道异常表现为肠壁增厚。

肠壁增厚可分为均匀性增厚和不均匀性增厚,后者CT强化时主要表现为

肠道壁在横断面上呈“靶征”或“双晕征”;肠壁增厚主要为环周和对称

性,为多节段受累。LMV小肠受累多见,也可见千结肠、直肠和胃;

图1狼疮肠炎患者腹部CT影像图

平扫CT示小肠肠壁明显增厚,可见“靶征”(长黄

箭头);肠系膜水肿,血管影增加,呈"梳状征"(短红箭头),合并大

量腹腔积液(小肠为主型)。

图2狼疮肠炎患者腹部CT影像图

腹部强化CT示降结肠肠壁明显增厚,呈"靶征”(长

黄箭),肠系膜血管影增加,呈"梳状征"(短红箭),双侧输尿管扩张

(短黄箭),少鼓腹腔积液(长白箭)(大肠为主型)。

2肠系膜的异常

主要表现为肠系膜水肿,脂肪密度增高。肠系膜血管充血,肠系膜血管影

增多,呈"梳状征”;

3.其他异常改变包括腹腔积液、

文档评论(0)

870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学高级教师 从事一线教育教研15年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