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交底.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交底(型钢密实度优化)

一、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

本技术交底适用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如型钢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梁等)

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重点优化型钢与混凝土界面密实度,确保结构整体性及耐

久性。设计需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23、《混凝土拌合

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23、《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规范》

GB50901-2023等现行标准,兼顾混凝土强度、流动性及自密实性能。

二、配合比设计依据与目标

1.设计依据:

–结构设计强度等级(C30-C60)、抗渗等级(P6-P12)、耐久性要求(碳

化、氯离子渗透);

–型钢布置形式(如H型钢、钢管内壁粗糙度)、钢筋穿孔节点构造。

2.核心目标:

–混凝土坍落度180~220mm,扩展度≥550mm(自密实型);

–28d抗压强度≥设计值,弹性模量匹配型钢变形,界面粘结强度≥1.5MPa。

三、配合比设计流程

(一)试配强度计算

•配制强度公式:

–:设计强度等级;

–σ:标准差(C30~C45取4.0MPa,C50及以上取5.0MPa)。

(二)水胶比(W/B)优化

•计算公式:

•控制要求:

–水胶比≤0.45(C50及以上),≤0.50(C30~C45);

–外加剂减水率≥20%以保障流动性。

(三)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

•用水量选择:

•胶凝材料总量:

–水泥占比≥50%,粉煤灰≤30%,矿粉≤20%。

4.砂率与骨料级配优化

•砂率选取:

–型钢密集区域砂率提高2%-5%(增强填充性),常规范围38%-45%;

–骨料最大粒径≤型钢与钢筋净距的1/3,宜选用5~25mm连续级配碎石。

•骨料比例调整:

–粗骨料体积占比60%70%,细骨料细度模数2.33.0;

–掺入5%~10%粒径≤5mm的石粉改善界面过渡区。

⑤5.外加剂与掺合料

•高性能减水剂:聚羧酸系减水剂(减水率≥25%),降低粘度并减少泌水;

•增稠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掺量0.05%~0.1%)防止离析;

•微膨胀剂:氧化镁类(掺量6%~8%)补偿收缩,减少型钢-混凝土界面裂

缝。

四、型钢密实度专项措施

1.自密实混凝土性能控制:

–扩展时间T500≤2s,V型漏斗通过时间5~20s;

–钢筋间隙通过性试验(J环扩展度≥550mm)。

2.界面处理工艺:

–型钢表面喷砂处理(粗糙度Ra≥50μm),涂刷界面剂(环氧树脂类);

–复杂节点增设灌浆孔、排气孔(间距≤1.5m)。

3.浇筑与振捣优化:

–分层浇筑厚度≤500mm,采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避开型钢腹板);

–钢管混凝土柱顶部预留200mm高微膨胀混凝土封顶层。

五、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1.主控项目:

–坍落度偏差±20mm,抗压强度试块合格率≥95%;

–超声波检测密实度(空洞面积≤0.1%截面)。

2.允许偏差:

–胶凝材料用量±5%,砂率±2%;

–氯离子含量≤0.10%(耐久性结构)。

3.试验要求:

–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试验(滑移量≤0.2mm);

–电通量≤1000C(抗渗等级P8以上)。

六、安全与环保措施

1.材料存储:外加剂、掺合料分类存放,防潮防变质;

2.废弃物管理:废弃混凝土、清洗废水集中处理,pH值中和至6~9;

3.职业健康:拌合作业区粉尘浓度≤4mg/m³,噪声≤85dB(A)。

七、引用规范及责任划分

1.主要规范: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23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规范》GB50901-2023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2023

2.责任划分:

–施工单位:执行配合比方案,提供试块报告及密实度检测记录;

–监理单位:监督材料复验、浇筑工艺及验收流程;

–检测机构:对界面粘结强度、电通量等关键指标进行第三方检测。

附注:施工中需采用BIM技术模拟型钢密集区浇筑路径,复杂节点(如钢

管混凝土柱-梁交接处)应进行11工艺模拟

文档评论(0)

橘前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制冷、热泵及其他节能环保行业知识,合同、制度、协议等公司文档范本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