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第2课时海水的运动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docVIP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第2课时海水的运动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3-

第2课时海水的运动

一、波浪

1.类型:

(1)风浪:风吹拂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动。

(2)涌浪

2.影响:

(1)塑造海岸地貌。

(2)重要的海洋能资源。

(3)影响海上航行、渔业作业。

(4)对水工建筑物会造成破坏。

二、潮汐

类型

内容

概念

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成因

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

规律

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

应用

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近海环境探讨与污染治理等

三、洋流

1.概念: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又称海流。

2.分类:按水温高于或低于流经海区,洋流可分为暖流和寒流。

类型

概念

流向

暖流

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一般由低纬流向高纬

寒流

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一般由高纬流向低纬

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全球的大洋环流,促进了凹凸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洋流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航海等都有影响。

(3)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有阅历的海边垂钓者常利用潮汐,收获颇丰。一天内海水有几次涨落?

提示:两涨两落。

推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海水上涨称为潮,海水退去称为汐。 (×)

2.涌潮是潮差较大的喇叭形河口或海湾出现的特别潮汐现象。 (√)

推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大洋东岸都是暖流,西岸都是寒流。 (×)

2.大渔场都是寒暖流交汇的产物。 (×)

3.暖流的水温肯定高于寒流。 (×)

4.科隆群岛成为赤道上的“寒冷岛”是由于受到赤道逆流的影响。 (×)

实力一海水的运动形式

1.海水三种基本运动形式的区分:

海水运动与人类亲密相关,须要仔细分析、探讨,驾驭它们的基本规律。它们的主要区分如下表。

运动形式

波浪

潮汐

洋流

形成因素

风、海底地震、海底火山喷发、水下塌陷

月球和太阳引力

盛行风、海水密度差异、地转偏向力、陆地轮廓等多种因素作用形成

时间

无周期性

具有周期性

常年

分布

普遍

普遍

有规律地分布在大洋表层

方向

多随风向的改变而改变

海水定时涨落

沿着肯定方向稳定地流淌

2.海啸和风暴潮的差异:

风暴潮

海啸

主要

成因

在强风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的急剧升降;当强风与海水涨潮同时发生时,风暴潮来势倍增

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海水的波动,并因此形成的巨浪,能量巨大

波长

波长不到1千米

波长长达几百千米

速度

传播速度比起海啸要慢得多

传播速度快,每小时可达700~900千米

3.大潮与小潮的成因:

太阳、月球和地球大致处在同始终线上时,月球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叠加在一起,形成大潮。(如下图)

当月球、地球和太阳形成直角时,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了一部分,海面的涨落差距就小,形成小潮。(如下图)

“钱江秋涛”著名国内外,早在唐宋就已盛行。观潮之日,尤在农历八月十五前后几天,路上车如水流,人如潮涌。远眺钱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汹涌的浪涛,如同万马奔腾,遇到澉浦旁边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达十米,确有“滔天浊浪排空来,波涛汹涌山可摧”之势。不同的地段,可赏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观“一线潮”,八堡看“汇合潮”,老盐仓可赏“回头潮”。

(1)潮汐产生的缘由是什么?你认为如何充分利用潮汐现象为人类服务?(综合思维:要素的综合)

提示:月球和太阳引力;利用潮间带采集和养殖,利用潮汐的水位落差进行发电等。

(2)杭州湾沿岸地区实行怎样的措施防止钱塘江涌潮对沿岸的破坏?(人地协调观:辩证看待自然对人类的影响)

提示:杭州湾沿岸筑有坚实的海堤(当地人称“海塘”),防止潮水沉没田地和房屋。

阅读下列描述波浪的文字,完成(1)、(2)题。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②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凉爽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梦粱录》

(1)材料①描述的是 ()

A.海浪B.潮汐C.洋流D.风暴潮

(2)与材料②描述的海水运动无关的是 ()

A.风 B.太阳引力

C.月球引力 D.海底地震

【解析】(1)选A,(2)选D。第(1)题,“水何澹澹”是拍岸浪,“洪波涌起”是风力引起的海浪。第(2)题,“杭人”指“杭州人”,描述的是钱塘江潮汐景观,与日月的引潮力有关,与盛行的夏季风有关,但与海底地震无关。

【补偿训练】

风暴潮指由于剧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样上升,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改变。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8****67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