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非污染生態影響評價
第一節概述一、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含義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是對人類開發建設活動可能導致的生態環境影響進行分析與預測,並提出減少影響或改善生態環境的策略和措施。例如,分析某生態系統的生產力和環境服務功能,分析區域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都屬於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範疇。
第一節概述二、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內容(1)進行規劃或者建設專案的工程分析;
(2)進行生態現狀的調查與評價;(3)進行環境影響識別與評價因數篩選;(4)進行選址選線的環境合理性分析;
(5)確定評價等級和範圍;(6)進行建設專案全過程的影響評價和動態管理;
(7)進行敏感保護目標的影響評價,研究保護措施;
(8)研究消除和減緩影響的對策措施;
(9)得出結論。
二、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等級和範圍1、評價等級的確定
2、評價範圍的確定生態因數之間相互影響和相互依存的關係是劃定評價範圍的原則和依據。自然資源開發專案應以專案建議書或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准的內容為准(在條件具備時按專案設計書)進行生態影響評價。非污染生態影響評價的範圍主要根據評價區域與周邊環境的生態完整性確定。對於1、2、3級評價,要以重要評價因數受影響的方向為擴展距離,一般不能<8~30km,2~8km和1~2km。
三、評價標準現行的環境影響評價以污染控制為宗旨,其評價標準有兩類:環境品質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在作環境影響評價時,以是否達到標準要求作為專案可行與否的基本度量。在進行生態影響評價時,也需要一定的判別基準。但是,生態系統不是大氣和水那樣的均勻介質和單一體系,而是一種類型和結構多樣性很高、地域性特別強的複雜系統,因而評價的標準體系不僅複雜,而且因地而異。目前除國家已制定的標準和行業規範與設計標準之外,生態影響評價的標準大多數尚處於探索階段。
四、生態環境影響因素識別影響識別是一種定性的和宏觀的生態影響分析、生態影響認識過程。根據生態保護原理、根據實地調查資料和粗略的相關分析可進行影響識別。
1、影響因素的識別這是對作用主體(開發建設專案)的識別,工作的要點是全面性,即要識別全部工程組成、全時程和全部作用方式。作用主體的組成包括主要工程(或主設施、主裝置)和全部輔助、配套、公用及相關工程在內,如為工程建設開通的進場道路、施工道路、集中的工業作業場地、重要原材料的生產、儲運設施建設、施工隊伍駐地和拆遷居民安置地等。在專案實施的時間序列上,包括施工建設和運營期的影響因素識別,有的專案甚至包括勘探設計期(如石油天然氣鑽探、選址選線和決定施工佈局)和死亡期(如礦山閉礦、渣場封閉與複墾)的影響識別。
2、影響對象的識別(1)識別受影響的生態系統首先要識別受影響的生態系統的類型,接著要識別受影響的生態系統組成要素。(2)識別受影響的重要生境
(3)識別受影響的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影響評價中有時將自然資源與生態系統等量齊觀,因為許多生態環境的退化和破壞是由於自然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利用造成的。自然資源通常主要包括能源、礦物、土地、水、氣候、生物等。
(4)識別受影響的景觀具有美學意義的景觀,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對於緩解當代人與自然的矛盾,滿足人類對自然的需求和人類精神生活需求,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意義。
(5)識別敏感保護目標敏感保護目標概括一切重要的、值得保護或需要保護的目標。①具有生態學意義的保護目標;②具有美學意義的保護目標;③具有科學文化意義的保護目標;④具有經濟價值的保護目標;⑤具有社會安全意義的保護目標;⑥生態脆弱區和生態壞境嚴重惡化區;⑦人類建立的各種具有生態環境保護意義的對象;⑧環境品質急劇退化或環境品質已達不到環境功能區劃要求的地域、水域;⑨人類社會特別關注的保護對象(學校、醫院、居民區等)。
3、影響效應的識別生態壞境影響識別主要判別內容為:(1)影響的性質:即是正影響還是負影響,是可逆影響還是不可逆影響,可否恢復或補償。有無替代,是累積性影響還是非累積性影響;(2)影響的程度:即影響發生的範圍大小,持續時間的長短,影響發生的劇烈程度,受影響生態因數的多少,是否影響到生態系統的主要組成因數等;(3)影響的可能性:即發生的可能性與幾率,影響可能性按極小、可能、很可能來識別。
4、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因數與參數在环境影响识别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因子的筛选,是评价工作不断深化并达到具体所做的必要步骤,也是对环境更深层次认识的反映。生态环境影响因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评价中应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筛选。筛选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是:(1)最能代表和反映受影響生態環境的性質和特點者;(2)易於測量或易於獲得其有關資訊者;(3)法規要求或評價中要求的因數等。
一、生態環境現狀調查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市委党校物业管理服务总体方案.doc VIP
- 国有企业合规管理办法.pdf VIP
- 2024《盒马鲜生冷供应链物流成本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11000字.docx
- 机器视觉软件:Basler二次开发_(3).Basler相机驱动与SDK安装.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下册单元任务与人文主题 复习梳理.docx
- 2019年重庆市高职分类招生考试(中职类)药剂类真题.pdf VIP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docx VIP
- 发酵罐安全检修及维护操作规程.pdf VIP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学习任务群教学课件.pptx VIP
- 4x8-四层临街自住楼房住宅设计方案图纸户型图平面图布局图效果图建筑结构水电全套施工图纸.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