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老年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docx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老年高血压定义与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2023年更新):

≥65岁老年人:诊室血压≥140/90mmHg;家庭自测血压≥135/85mmHg。

衰弱老年人:可适当放宽至150/90mmHg(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血压测量要点:

姿势:静坐5分钟后测量,首次测双臂,取高值;

频率:晨起、睡前各测1次,连续7天取平均值;

工具:推荐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欧姆龙、鱼跃等品牌)。

二、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管理:

低盐:每日钠摄入<5克(约1茶匙盐),多用醋、柠檬替代调味;

DASH饮食:多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少红肉;

限酒:男性<25g酒精/日,女性<15g/日(如啤酒750ml,红酒250ml)。

运动建议:

频率:每周5天,每次30分钟;

类型:快走、太极拳、游泳(避免憋气用力动作如举重);

强度:心率控制在(170-年龄)次/分以下。

体重与睡眠:

BMI:维持20-24kg/m2(腰围:男<90cm,女<85cm);

睡眠:保证6-7小时/天,打鼾者需排查睡眠呼吸暂停。

三、药物治疗原则(2023年更新)

初始药物选择:

首选:ACEI/ARB(如缬沙坦、培哚普利)或长效CCB(如氨氯地平);

合并心衰/糖尿病:优先ACEI/ARB+利尿剂(如氢氯噻嗪)。

联合用药方案:

两药联用:ACEI/ARB+CCB或利尿剂;

三药联用:ACEI/ARB+CCB+利尿剂(难治性高血压)。

老年人用药注意:

小剂量起始:如氨氯地平2.5mg起始,逐步调整;

防跌倒:避免使用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

监测副作用:ACEI可能致咳嗽,利尿剂需关注电解质。

四、特殊情况处理

体位性低血压:

表现:站立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mmHg;

对策:避免快速起身,穿弹力袜,调整药物(如减少利尿剂)。

餐后低血压:

表现:餐后2小时内收缩压下降≥20mmHg;

对策:少量多餐,餐后休息30分钟,避免高糖饮食。

合并症管理:

糖尿病:血压目标<130/80mmHg,首选ACEI/ARB;

慢性肾病:血压目标<140/90mmHg,慎用NSAIDs(如布洛芬)。

五、并发症预防与监测

靶器官损害筛查:

心脑:每年心电图、颈动脉超声;

肾: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血肌酐;

眼:眼底镜检查(每1-2年一次)。

紧急情况处理:

血压骤升(≥180/120mmHg):静卧休息,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30分钟未降速就医;

胸痛/意识模糊: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禁止自行用药。

六、随访与管理

随访频率:

稳定期:每3个月复诊,调整药物;

调整期:每2周监测血压,直至达标。

自我管理工具:

血压日记:记录晨起、睡前血压及用药时间;

用药提醒:手机APP设置提醒(如“用药助手”)。

七、2023年指南更新要点

放宽衰弱老人血压目标:根据个体耐受性,收缩压可放宽至140-150mmHg;

强调家庭血压监测:家庭自测数据优先于诊室血压;

新型药物推荐: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用于合并心衰的高血压患者。

总结:老年高血压需?个性化治疗,结合生活方式调整与合理用药,定期监测靶器官损害。家属应协助记录血压、提醒用药,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文档评论(0)

19980417W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