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2025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1.doc

2024-2025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1.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课时作业16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选择题

1.梁启超说:“报馆者,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人群之镜也,文坛之主也,将来之灯也,现在之粮也。伟哉报馆之势力,重哉报馆之责任。”梁启超认为“报馆之责任”在于()

①传播信息②开启民智③引导舆论④掌握政府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材料中梁启超用形象且生动的排比句排列出报馆应起到的作用是传播信息、开启民智、引导舆论等,①②③正确。报馆只是新闻部门,不行能掌握政府,故④不选。

答案:A

2.从1902年到1911年,清政府至少办有106种官报,如《政治官报》《商务官报》等,民初中华书局编辑有《中华教育界》《中华实业界》《中华学生界》《中华妇女界》《中华童子界》《中华小说界》等八大报刊。材料体现了()

A.报刊进展具有时代特征

B.报刊促进国人思想解放

C.报刊进步促进革命成功

D.报刊体现社会阶层诉求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清末,清政府开办了大量官设报刊;民国初年中华书局旗下杂志快速进展。据此可推出报刊进展受时代环境的影响,故A项正确。清政府设立报刊的目的是加强舆论掌握,不会促进国人思想解放,排解B项。中华书局旗下报刊快速进展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排解C项。材料没有涉及报刊体现社会阶层诉求,排解D项。

答案:A

3.“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岐、龙济光、李准等初欲负隅自固,讵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亦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这体现近代报刊的作用是()

A.掌握政府B.制造舆论

C.推广科技D.刊登广告

解析:材料体现了近代报刊制造舆论的作用,A、C、D三项与材料无关,故选B项。

答案:B

4.1896年8月14日的《申报》载有一则广告:“8月14日广告又云:‘徐园七夕仍设文虎候教……园内陈设古玩、异果、奇花,兼叙清曲,是夜准放奇巧焰火,又一村并演西洋影戏。’”这说明当时中国()

A.电影受到民众的普遍欢迎

B.西洋影戏与中国传统戏法相互融合

C.广告成为报刊的主要收入来源

D.电影作为传统消遣的补充而存在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仍设文虎候教”“陈设古玩、异果、奇花,兼叙清曲”,即开设系列传统消遣项目;“准放奇巧焰火,又一村并演西洋影戏”体现出在传统消遣项目基础上消灭了电影。据此推断选项:材料信息体现不出“电影受到民众的普遍欢迎”,排解A项;材料信息体现不出“相互融合”,排解B项;C项材料信息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排解;D项表述客观,符合材料主旨与题意。

答案:D

5.1905年天津《大公报》发表文章说: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即如那名山胜水……各种景致、各种情形……种种事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电影……实在是欧美各文明国学问美术进化的一种大表记……要说顶有意味,更是那讽劝讥诮的故事,叫人看了,能够刺激国人的神经,感到人的善念。文中作者认为()

A.电影兼具消遣、开阔视野和教育国人的作用

B.电影广泛地影响着宽敞民众的生活方式

C.电影作为新兴消遣方式一开头就受到国人的欢迎

D.电影已成为大城市中重要的消遣形式

解析:作者认为电影艺术能够让国人领会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学习欧美各国的文化,刺激国人的神经,感到人的善念,故A项正确。

答案:A

6.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心电视台的前身)开头试播()

A.说明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B.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标志着地方电视台的纷纷建立

D.体现了电视技术的快速提高

解析:依据所学学问,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心电视台的前身)开头试播说明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答案:A

7.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对“第四媒介”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是()

A.便利了人们的生活B.节约了人们的时间

C.信任度和安全感低D.是一柄双刃剑

解析:第一幅图片体现了互联网的购物功能,其节约了人们的时间,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其次幅图片体现了互联网存在着信任度和安全感低的问题。综合两幅图片可知,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有利也有弊,D项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民报之产生,当以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汉口出版之《昭文新报》为最早。次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光绪二年上海出版之《新报》,及光绪十二年在广州出版之《广报》;斯四者皆当时深悉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耳。迨光绪二十一年,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我国人民之发表政论,盖自此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39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