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孔子家语辩物》《颜氏家训书证》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在陈,陈惠公宾之于上馆①,时有隼集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惠公使人持隼如孔子馆而问焉。孔子曰:“隼之来远矣此肃慎氏之矢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②来贡而无忘职业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物也,以示后人,使永鉴焉,故铭其栝曰:‘肃慎氏贡楛矢’,以分大姬③。配胡公而封诸陈。古者分同姓以珍玉,所以展亲亲也,分异姓以远方之职贡,所以无忘服也。故分陈以肃慎氏贡焉。君若使有司求诸故府,其可得也。”公使人求,得之金牍,如之。
——节选自《孔子家语·辩物》
材料二:
“也”是语已及助句之辞③,文籍备有之矣。河北经传,悉略此字,其间字有不可得无者,至如“伯也执殳”,“于旅也语”,“回也屡空”,“风,风也,教也”,及《诗传》云“不戢,戢也;不傩,傩也。”“不多,多也”如斯之类,傥削此文,颇成废阙。《诗》言:“青青子衿。”《传》曰:“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服。”按:古者,斜领下连于衿,故谓领为衿。孙炎、郭璞注《尔雅》,曹大家注《列女传》,并云:“衿,交领也。”邺下《诗》本,既无“也”字,群儒固谬说云:“青衿、青领,是衣两处之名,皆以青为饰。”用释“青青”二字,其失大矣。又有俗学,闻经、传中时须“也”字,辄以意加之,每不得所,益成可笑。
——节选自《颜氏家训·书证》
【注释】①上馆:上等旅馆。②方贿:地方所进贡的财物与土产。③大姬:周武王女儿。④辞:词.
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孔子在陈国被安排住在上等宾馆里,他凭借自己渊博的学识,帮陈惠公弄清了被射落在庭院中的隼身上的箭——楛矢的来历。
B.材料一,孔子在谈话中有意地宣扬了自己一贯的以礼治国的主张。他借先王克商、致远物、铭箭、赠箭等“礼”的措施,阐释周礼的内涵。
C.材料二,颜氏清晰地认识到,“也”字一般用在句末作语气词或用在句中作助词,肯定了河北经传不用“也”字的做法。说明他语法修养深厚。
D.材料二,《诗经》中“青青子衿”,有的儒生认为“青衿”“青领”是衣上的两个部分,都用“青”修饰,颜氏认为这是传本中没用“也”字造成的。
【答案】C
C.“肯定了河北经传不用‘也’字的做法”的说法曲解文意。原文是“河北经传,悉略此字,其间字有不可得无者,至如……如斯之类,傥削此文,颇成废阙”也就是河北经传中大都省略“也”字,而其中有的“也”字是不能省略的。选项表述有两处错误:第一,河北经传并非都不用“也”字;第二,颜氏并没有“肯定”不用“也”字的做法,反而认为该用则用,否则会成为“废文缺文”,进而影响文意的理解。故选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语诗词鉴赏《归园田居(其一)》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翻译》导学案.docx
- 高考语文复习阅读理解《碑》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复习阅读理解《乡土文学与农业文明的接续》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名著阅读《家》.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百战奇略计战》《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六——八月,操至潼关》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刘正夫书》含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古文观止徐文长传》含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晋出公十七年,智伯与赵、韩、魏共分范、中行地以为邑》含答案译文.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旧唐书列传卷一百四十四——杨朝晟,字叔明,夏州朔方人》含答案译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