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房地产行业地产论道之物业篇:用科技,重塑永续生意的现金曲线.docx

房地产行业地产论道之物业篇:用科技,重塑永续生意的现金曲线.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目录

前言

前言 3

物业行业的核心在于永续经营,用DCF估值 4

过去收入曲线上移的效果不佳,物企陷入利润困境 5

物业是人力密集、弱规模效应、低利润率的行业 5

物企就增收已进行诸多尝试,对增利的有效性逐步减弱 6

当前成本曲线下移成为新方向,机器换人有望打破利润困境 10

物业行业成本刚性特征凸显,高占比的人工成本是攻克重点 10

用“机器人”替代“人”,也即用低机器成本替代高人工成本 11

AI打开物业新的想象空间,管家服务可做入口 14

人人有管家成为可能,API接入外部服务形成价值裂变 14

本地化部署,为业主隐私提供更好保护 16

物企底部突围,挖掘重估空间 18

物业仍面临房屋交付后的遗留问题,盈利压力大 18

存量物业占比高、人工成本占比高、住宅业态占比高、愿意为科技付费的物企有望获得更大的重估空间 19

风险提示 22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前言

物业行业讲述的永续经营的故事,关注盈利的稳定性,估值背后是成本收入曲线的结构性调整与优化。市场对物业行业的生意模式有统一的认知,即永续经营,且用DCF给物企进行估值。在这一认知下,给予高估值的前提就是企业有可持续

性的盈利能力,而非持续的亏损。然而,物业行业本身是一个低利润率的行业,且随着项目时间的拉长,楼龄上涨、员工工资水平提升等都使得成本呈现出刚性上涨的特征,给盈利的稳定性带来压力。因此,对于收入、成本曲线的调控成为企业估值分化的重要底层逻辑。

过去,物企的尝试大多聚焦收入曲线的调整,目标从“增收”向“增利”传导,然而在实践中,我们能观察到不仅当前实施下来效果有限,且从长远看难度较高。前期物企通过开展增值服务、拓展高价项目、收并购等方式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

双增,但是2022年开始,收入曲线调整的效果显著走弱,突出表现为“增收不增利”,利润在业务毛利率下滑、房地产开发行业调整,资产减值等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增速的大幅下滑,甚至进入负增长状态。同时,从长远来看,过去支撑收入上行的部分因素在未来也将面临困境或被证伪。

当前,我们认为行业迎来了成本曲线下调的新转机,借科技浪潮,通过机器人替代人,实现以稳定的低机器成本替代上涨的高人工成本。物企成本构成中占比最高的是人工成本,其中75%以上的人工从事的都是基本的体力劳动,如保洁保安

等。这些服务的基本特征要求与机器人擅长的标准化、重复化的动作相匹配,且技术门槛低,部分物企已有在应用的产品。若可以实现大规模的替代,物企成本曲线将有大幅下压的空间。

因此我们认为这次重估,本质是物企经营逻辑转变带来的价值重估,并且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对于存量项目的一次性大规模价值重估。基于这一重估逻辑,本轮机会最大的物企大概率需要符合以下部分特征:存量物业占比高、人工成本占比

高、住宅业态占比高、愿意为科技付费。

物业行业的核心在于永续经营,用DCF估值

市场长久以来的共识是物业管理是一门永续经营的生意,物企具备轻资产、低负债与稳定现金流特征。

永续经营下估值回归DCF模型,物企在估值上的表现本质是围绕收入、成本曲线来展开的。基于对永续经营的认知,采用DCF进行估值最为合理,且可将模型拆分成可贴现年限、盈利性以及盈利增长性三要素,其中盈利的稳定性是一切假

设的前提,在盈利之下的永续才能实现价值增长,亏损状态下的永续只会走向价值减损。因此,我们认为,物企的估值的故事围绕利润展开,进一步,也就是围绕收入曲线与成本曲线展开。

从市场的实际反馈看,2021年下半年以来物企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持续走弱,背后隐含的是市场对永续经营下利润表现的担忧,我们将在下文具体展开。

图1:2021年下半年以来,恒生物业服务及管理指数持续走低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0 0

2021-01 2022-01 2023-01 2024-01 2025-01

恒生指数(HSI.HI)

恒生物业服务及管理指数(HSPSM.HI,右)

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代码名称2025/3/21市值

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代码

名称

2025/3/21市值

(亿元,人民币)

2022

年涨跌幅

2023

年涨跌幅

2024

年涨跌幅

2022~2024年涨跌幅

1209.HK

华润万象生活

676

11%

-28%

9%

-9%

2602.HK

万物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35600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10423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