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南充高中高2024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I
D【解析】D.“故而,‘春秋笔法’特征在史传和小说叙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错。结合原文“‘春秋笔法’所蕴含的‘微言大义’是史家、作家之褒贬。在具体书写过程中,经学观念对史官记史和作家叙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左右史家和作家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取向”可知,原文是说“经学观念对史官记史和作家叙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左右史家和作家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取向”,这与“春秋笔法”并无因果关系,选项强加因果。
C【解析】“不能建立以‘春秋笔法’为核心的叙事研究,是中国叙事学无法摆脱西方叙事理论影响的原因”错。结合原文“而长期延续这种写作模式,对于建立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是十分不利的。以‘春秋笔法’为核心的中国叙事研究有可能改变这一状况,有利于建立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可知,“以‘春秋笔法’为核心的中国叙事研究则有可能改变这一状况”,原文只是说有可能改变这一状况。选项“不能建立……原因,是……”绝对化。
B【解析】A.“三子者出,曾哲后”,客观陈述事实,不含褒贬。B.“卫州吁弑桓公而立”的“弑”在古代指子杀父、臣杀君的现象,暗合对“以下犯上”的批判。C.“秦伯说,与郑人盟”,客观陈述事实,不含褒贬。D.“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客观陈述事实,不含褒贬。
①论证思路清晰。材料一先概述“春秋笔法”的含义,再以《春秋》、鲁迅为例,论述其自古至今的运用,结构严谨,富有逻辑。②论证语言科学严谨,运用了“多用”“在这个意义上”“常用”等严谨性词语修饰,并且用“但同时”“从而”“或是”等一系列关联词前后衔接,加强表达的严密。(每点2分)
5.①“春秋笔法”在录与不录中,寄托作者的褒贬(价值判断),能使表达简练而含蓄。
②“春秋笔法”能留下空白,避免行文刻露,引导读者自己用思考去补充和深入。
③“春秋笔法”连接着多个学科,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模式,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载体。
④“春秋笔法”符合构建当代中国式话语体系的需要,对世界话语表达方式也有贡献。(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给满分。)
(二)现代文阅读II
6.D【解析】D.“刻意与世人保持着距离”错误。“庄子还是那样,悠闲散淡,梦幻而多思”说明庄子精神和思想是自由的,他没有刻意与世人保持距离。
7.C【解析】。C.“他民间、本质、散淡的生命状态改变了”错误,这句话批评了人们错误的观念。
8.不可以。①“庄子的草帽”是本文中心意象,它承载者庄子真正的思想,视角独特,内蕴深刻。
②草帽是乡野里的东西,民间的东西,能使庄子亲近自然、享受自然,是庄子悠闲散淡人生方式的象征。
③“葵扇”“濠中之鱼”代表不了他的思想,只有草帽使庄子思想有了依托。(每点2分,答对2点即可给满分。只答“不可以”没有阐述理由不得分)
9.①运用比喻修辞,把庄子青色的草帽比作平原上的青草、青色鸟窝,既突出了庄子草帽的特点,又生动形象具体地表现了庄子思想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具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②庄子通过“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告诉人们做事应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要遵循规律,顺应自然,庄子的这种思想千百年后依然葱茏着旺盛的生命气息,对干我们今天该如何思考,正确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每点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0.CDF【解析】句意:各位王侯将领你们不能瞒我,都要说真心话。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去天下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列侯诸将”作主语,“无敢隐”作谓语,“朕”作宾语,应在宾语后C处断开;
“皆言其情”承前省略主语,“言”作谓语,“其情”作宾语,应在宾语后D处断开;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与“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结构对称,各自成句,二者之间F处应断开。故选CDF。
11.D【解析】A.正确。“置”,准备/放弃,意思不同;B.正确;C“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意思不同;D.错误。“易”,转变、改变;/替换、取代,意思不同。
12.C【解析】C.“惜才纳谏”错。材料二韩信在对刘邦、项羽的比较中,并没有提到这一内容。
13.(1)如今大王如果能够与他反其道而行;任用天下武勇之才,有什么不可以被诛灭的呢?
(2)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得分点】(1)“诚”,如果,假如;“武勇”:形容词作名词,武勇之人;何所不诛:被动句,有什么不可以被诛灭的呢。(3处各1分,句意1分。)
(2)“所以”,……的原因;“出入”,偏义复词,偏指“入”;“非常”,意外的变故。(3处各1分,句意1分。)
14.①用人方面:妒贤嫉能,任人唯亲,错失贤才。
②治理军队:奖赏不当,妇人之仁,错失良机。
③对待百姓:违背约定,杀戮过多,民心尽失。
参考译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3月高三名校联考作文汇编(一) 审题立意 优秀范文.docx
- 2025年小升初语文专题训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含答案).docx
- 202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2025年3月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三校联考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docx
- 江苏省无锡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