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心理辅导
助力校园安全
目录
校园欺凌的特点
校园欺凌行为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往往是不可逆的。即使欺凌行为被制止,受害者也可能会留下长期的心理创伤,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校园欺凌行为既具有隐蔽性,又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公开性。例如,一些欺凌行为可能发生在隐蔽的角落,但也可能在教室、操场等公开场合发生,这种矛盾性增加了发现和处理欺凌行为的难度。
欺凌行为可能会通过模仿而传播。例如,一个学生看到其他同学实施欺凌行为后,可能会模仿这种行为,从而导致欺凌行为的扩散。
校园欺凌行为往往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家庭环境、学校氛围、社会文化等都会对校园欺凌行为产生影响。
校园欺凌案例分析
网传某中学一学生被三名学生殴打住院。
当地教育局发布情况通报称,学生江某某因与廖某某发生口角,便将其推到讲台旁,并在同学黄某某协助下,用拳头和扫把殴打廖某某头部。
目前,当地已成立专门工作组,有序开展伤者医治、事件调查、伤者家属安抚等工作。目前,伤者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基本案情: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被告人施某等9人和祝某某等6人(另案处理)经常纠集一起,在某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形成以施某为首的恶势力团伙。施某通过QQ群组织召集成员,多次惹事生非、随意殴打他人,采取强拿硬要、提供保护等手段,向在校学生收取保护费,对校园安全、教学秩序造成恶劣影响。
被告人李某、王某某均系某高二学生,二人因琐事产生矛盾,双方约在学校门口打架。王某某、李某各纠集多人持鱼叉、镐把等物品参与斗殴,双方均有人员受伤。
基本案情:邵某某原为柘城县某中学学生,在学校附近胡同内,邵某某等人先后无故殴打孟某某、张某某,并索要钱财,造成二人不敢上学。经法医鉴定,孟某某、张某某的伤情均属轻微伤。
校园欺凌的表现行为
语言欺凌。语言欺凌是指通过语言活动实施的欺凌,其主要表现形式包括:辱骂、羞辱、嘲弄、威胁、恶意中伤、起侮辱性绰号、恶意评论他人(外表、穿着、行为举止、兴趣爱好、家庭环境、身体缺陷等)、拨打骚扰电话、发送骚扰邮件、信件等。
强迫动作:强迫被欺凌者做一些他们不愿意做的动作或行为,比如强迫其下跪、爬行、做危险动作等,严重侵犯被欺凌者的人格尊严和身体安全。
隐性欺凌:通过一些不易察觉的方式对他人进行攻击,如在背后说坏话、故意忽略等。“笑里藏刀”
比如,某学生在表面上对受害者很友好,但背后却说他的坏话,或者在关键时刻故意使绊子。
强行索要财物:向他人强行索要钱财、零食或其他物品。
控制和破坏财物:控制他人的财物,或故意损坏其物品,以此来羞辱受害者。
如何杜绝校园欺凌
不做受害者
1.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
2.前往厕所、楼道拐角或者学校附近巷子等校园欺凌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
不做欺凌者
故意殴打他人、暴力侮辱他人、暴力索取他人财物、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
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1.拒绝煽风点火,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
2.拒绝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
杜绝校园霸凌需要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家庭教育、完善学校制度、强化社会参与以及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谢谢大家的
倾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