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安塞腰鼓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和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如狂舞、闪射、火烈、飞溅、亢奋、晦暗、羁绊、蓦然、冗杂、搏击、烧灼、奔突、翻飞、大彻大悟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216自然段。
了解安塞腰鼓的特点和表演形式,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描写安塞腰鼓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感悟,体会安塞腰鼓所蕴含的磅礴力量和生命激情。
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文中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学习通过描写事物的动态来表现其特点的写作技巧,进行片段写作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安塞腰鼓所体现的陕北人民粗犷、豪放、充满活力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对生命力量的赞美之情。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生活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和魅力。
理解文中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体会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
2.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安塞腰鼓所象征的生命力量和精神内涵,把握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
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进行生动描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安塞腰鼓的节奏、气势和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究文本的语言特色、写作手法和主题内涵,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资源,展示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增强学习兴趣。
4.读写结合法: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的写作技巧,进行片段写作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1.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和独特魅力。
2.提问:同学们,刚才看到的表演是什么?你们对安塞腰鼓有多少了解?
3.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关于安塞腰鼓的信息。
4.教师总结:安塞腰鼓是陕北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它以其豪迈粗犷的动作、刚劲奔放的节奏,展现了陕北人民的阳刚之美和生命活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去领略这一独特艺术的魅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教师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重点讲解狂舞、闪射、火烈、飞溅、亢奋、晦暗、羁绊、蓦然、冗杂、搏击、烧灼、奔突、翻飞、大彻大悟等词语的意思。
通过词语接龙、填空等方式,让学生巩固生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3.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文章围绕安塞腰鼓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安塞腰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总结:文章依次写了安塞腰鼓的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的情景,展现了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三)研读课文,品味语言(20分钟)
1.研读描写安塞腰鼓表演前的部分(第14自然段)
学生朗读这部分内容,思考:这部分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
教师引导分析:这部分描写了表演前的安静,与后文腰鼓表演时的热烈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腰鼓表演的突然和震撼力。同时,也为下文对腰鼓表演的精彩描写做了铺垫。
找出文中描写后生们的句子,体会其神态和动作,感受他们的活力和激情。
2.研读描写安塞腰鼓表演中的部分(第527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安塞腰鼓的表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以下表格:
|描写方面|修辞手法|表达效果|
||||
|鼓响时|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腰鼓表演的热烈、豪放,展现了安塞腰鼓的壮阔场面和磅礴气势。|
|击鼓的后生|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后生们击鼓动作的有力,表现了他们生命的激情和力量,强烈地感染着读者。|
|鼓声|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鼓声的沉重和雄浑,突出了安塞腰鼓的震撼力。|
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和补充,总结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