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宋人既成列字源探究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跪坐在食器旁边的人把脸部向后转过去,表示吃罢,吃过。(3)______不禽二毛参考文言现象:故患有所不辟也。(4)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同“擒”,捉住,捉拿13.请用“/”给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答案: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答案: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穷尽了。(2)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答案:(楚军)已经(全部)渡过泓水,但还没有列车,司马子鱼又请求宋襄公下令进攻。15.曹刿和司马子鱼都是国之贤士,深谋远虑,可是两场战役一胜一败,结果不同,试从两位君主的角度分析失败的原因。答案:鲁庄公尽职尽责,取信于民,能够任用贤能的人,他听取曹刿的正确建议,抓住了战争的有利时机,所以获得胜利;宋襄公固执迂腐,墨守成规,不能够接受子鱼的正确建议,失去了战争的有利时机,因此失败了。解析:乙参考译文宋襄公领兵与楚军在泓水作战。宋军已摆好了阵列,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司马子鱼(对宋襄公)说:“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下令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军)已经(全部)渡过泓水,但是还没有列阵,司马子鱼又请求宋襄公下令进攻。宋襄公(还是回答)说:“不行。”等(楚军)已经列阵,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卫士也被杀死了。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有道德的人(在战斗中,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次伤害他,也不捉拿头发斑白的敌人。古时候的用兵之道,不靠险阻取胜。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国君的后代,但是不能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列的敌人。”(二)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甲】见课文《曹刿论战》。【乙】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者,__;不知彼而知己,__;不知彼不知己,__。(节选自《孙子兵法·谋攻篇》,有删改)16.请结合语境,把下面三个短语的序号分别填到【乙】文相应的横线上。①一胜一负②百战不殆③每战必殆答案:②;①;③17.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答案: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2)夫将者,国之辅也。答案:将帅是国君的助手。18.【甲】文中鲁国取胜的原因具体印证了【乙】文的哪些内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答案:原因有:①鲁国政治清明,上下团结,君民一致对外,这刚好对应【乙】文中“上下同欲者胜”,表示全国上下,全军上下,意愿一致、同心协力的,可以取胜。所以鲁国胜。②鲁国避其锋芒,后发制人。曹刿根据齐军来势凶猛、人数占优的实际情况采取坚守不出、挫其锐气的策略,这刚好对应了【乙】文中“识众寡之用者胜”,表示根据敌我双方兵力的多少采取对策的,可以取胜。所以鲁国胜。③从曹刿和庄公“何以战?”的对话可以看出鲁国做好了充分的战斗准备,这刚好对应【乙】文中“以虞待不虞者胜”,表示以有充分准备来对付毫无准备的,可以取胜。所以鲁国胜。④战场上庄公充分相信曹刿的战斗指挥,没有进行干预,这刚好对应了【乙】文中“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表示将领有治军能力而国君又不干预其指挥的,可以取胜。所以鲁国胜。(回答任意两点即可)解析:乙参考译文将帅是国君的助手。辅佐得周到,国家就一定强盛;辅佐得有疏漏,国家就一定衰弱。所以,预见胜利有五个方面:能准确判断仗能打或不能打的,可以取胜;知道根据敌我双方兵力的多少采取对策的,可以取胜;全国上下,全军上下,意愿一致、同心协力的,可以取胜;以有充分准备来对付毫无准备的,可以取胜;主将有治军能力而君主又不干预(其指挥)的,可以取胜。这五方面就是预见胜利的方法。所以说:了解敌方也了解自己,每一次战斗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对方但了解自己,胜负的概率各半;既不了解对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次战斗都必定会有危险。****************感受美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授课课件专题训练 第六单元 24 诗词曲五首.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中考语文精品课堂讲义 03 文言文梳理 1、写人叙事类(11篇) (2)治国劝谏篇(3篇).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中考语文精品课堂练习 02 专题突破 阅读 专题1 文学类作品阅读 3、怀人记事(人物形象).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授课课件专题训练 第三单元 9 鱼我所欲也.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授课课件专题训练 第四单元 14 山水画的意境.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授课课件专题训练 第二单元 8 蒲柳人家(节选).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授课课件 第一单元 4.海燕 第1课时.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授课课件专题训练 第二单元 6 变色龙.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中考语文精品课堂练习 02 专题突破 阅读 专题1 文学类作品阅读 4、乡情亲情.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中考语文精品课堂练习 02 专题突破 阅读 专题1 文学类作品阅读 5、山水自然哲思.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