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小学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制度目的
为保障师生在体育课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教育部门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度,确保体育课安全有序开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全校师生,包括体育教师、班主任、学生及参与体育课管理的后勤人员。
第三条责任分工
1.?学校领导主体责任: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统筹全校体育课安全工作;分管副校长具体协调,定期召开安全会议。
2.?教职工职责:体育教师负责课堂安全教学,班主任配合管理班级学生,后勤人员保障场地设施安全。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
第四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全面领导体育课安全工作,督促各部门落实责任。
成员:
分管副校长:监督体育课安全制度执行,协调教务处、总务处联动。
教务处主任:审核体育课程安排,检查教学计划中的安全措施。
总务处主任:负责场地设施维护,确保器材安全可用。
班主任:协助体育教师管理班级学生,关注特殊体质学生。
第五条教务处职责
1.?制定《体育课安全教学大纲》,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年龄和身体条件。
2.?每周检查体育教师备课记录,重点审核安全保护措施(如高低杠保护、运动前热身设计)。
第六条总务处职责
1.?每周对操场、体育馆、器材室进行安全巡查,记录《体育设施检查表》(如篮球架螺丝是否松动、跑道是否有裂缝)。
2.?配备急救箱(内含绷带、碘伏、冰袋等),放置在操场固定位置,定期更新药品。
第七条班级安全工作小组
组长:班主任,负责课前清点人数,提醒学生穿运动服、取下首饰(如项链、手表)。
成员:班干部,协助教师管理纪律,及时报告学生身体不适或危险行为(如擅自攀爬单杠)。
第三章体育场地设施安全
第八条定期安全检查
检查频率:后勤人员每周一、四对器材(单双杠、铅球、跨栏)和场地(足球场草皮、篮球场地面)进行检查。
重点内容:器材连接处是否牢固、场地是否有积水或杂物、沙坑沙粒是否过薄(需达50厘米以上防摔)。
第九条设施维护标准
1.?篮球架、乒乓球台等固定器材每学期保养一次(除锈、上油),橡胶跑道每学年检测一次防滑性。
2.?跳绳、接力棒等易耗器材及时更换,确保无断裂、毛刺(如发现跳绳手柄开裂,立即停用)。
第十条隐患处理流程
1.?发现安全隐患(如单杠焊接处开裂),后勤人员立即设置“禁止使用”警示牌,24小时内报修或更换。
2.?维修期间用警戒线围蔽隐患区域,直至整改完成并验收合格。
第四章体育活动安全
第十一条教师备课要求
1.?教案中必须包含“安全注意事项”板块,如:
短跑项目:禁止在跑道上随意穿行,冲刺后缓慢减速。
体操项目:必须有教师或保护员在旁(如做前滚翻时保护头部)。
2.?针对雨天、高温等特殊天气,提前调整教学内容(如室内改上体育理论课,讲解运动损伤预防)。
第十二条课堂安全规范
1.?教师上课必须穿运动服,全程在岗,不得接打电话或擅自离开。
2.?严格执行“热身—教学—放松”流程:
热身时间不少于10分钟(如活动手腕、膝关节,慢跑一圈);
教学中示范标准动作(如跳高架落地区域必须有软垫);
结束前带领学生做拉伸放松,避免突然停止运动。
第十三条学生课堂纪律
1.?禁止行为:
携带钥匙、硬币等硬物上课,穿凉鞋、牛仔裤参加运动;
在跑道上推搡、用器材打闹(如拿接力棒当“武器”)。
2.?身体不适需立即报告教师,不得隐瞒病情(如哮喘学生需提前告知教师减少运动量)。
第十四条特殊场景管理
外堂课:前往操场、体育馆前,教师整队清点人数,途中安排班干部前后带队,禁止奔跑追逐。
考试课:长跑、立定跳远等项目,教师提前检查场地(如沙坑有无石子),安排学生轮流测试,避免拥挤。
第五章应急处置与事故报告
第十五条应急预案与演练
1.?制定《体育课安全应急方案》,明确分工:
校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理轻伤(如扭伤冰敷、擦伤消毒);
后勤人员:协助送医,联系家长,保护事故现场(如保留摔倒时的器材状态)。
2.?每学期组织1次应急演练(如模拟学生踝关节扭伤、低血糖晕倒场景)。
第十六条事故现场处理
1.?轻伤:校医处理后,安排学生在阴凉处休息,班主任联系家长说明情况。
2.?重伤(如骨折、昏迷):
教师立即拨打120,禁止移动伤者(如需搬运,用木板固定受伤部位);
后勤人员调取监控录像,保存事故发生前后10分钟画面。
第十七条分级报告制度
一般事故(如轻微擦伤):体育教师课后1小时内填写《体育课安全事故登记表》,交教务处备案。
严重事故(需送医治疗):现场教师10分钟内报告校长,校长30分钟内电话上报教育局,24小时内提交书面报告(含事故经过、处理措施)。
第六章培训与宣传
第十八条安全培训内容
1.?教师培训:每学年开学前开展“体育课安全教学”专题培训,内容包括:
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