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9课 《三黑和土地》(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五四制).docxVIP

第19课 《三黑和土地》(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五四制).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

19*三黑和土地

统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课时

学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2.能说出自己对土地的新感受。

学习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重点)

2.能说出自己对土地的新感受。(难点)

学情分析

这首诗歌语言质朴,通俗易懂,但是涉及关于土地改革的内容。因此,在上课之前,让学生通过预习充分了解作者以及诗歌的写作背景。有了背景知识的积累,在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诵读诗歌,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歌的语言特色,从而有助于他们深切体会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之情,体会农民在获得土地之后的喜悦之情,感受到土地带给农民的幸福感。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三黑和土地》,看看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2.走近作者

苏金伞(1906-1997)生平介绍:原名苏鹤田,河南睢(suī)县人。著名乡土诗人,因其浓郁的乡土诗风,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主要作品:诗集《地层下》《窗外》《入伍》等。

3.助学资料

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农村大部分土地集中在地主和富农手中,这些人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农民生活十分艰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土地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本文讲的就是土地改革后农民翻身得到土地的情景,表达了农民的喜悦心情和对土地改革的肯定。

学习任务二:朗读课文、学习字词

1.整体感知

A.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边读边想: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C.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2.字词乐园

耙子荞麦蝈蝈蹚水闺女

3.多音字

(zuān)钻研钻空子

(zuàn)钻石电钻

他钻(zuān)到床下帮妈妈找到了钻(zuàn)石戒指。

4.词语解释

恨不得:急切希望(实现某事);巴不得。

土疙瘩:(方言)土结成的块状物。

耙:用耙子平整土地或聚拢、散开柴草、谷物等。

顺溜:方向一致,有次序,不参差。

蹚:从浅水里走过去,也指从雪地、草地等走过去。

打完场:在平坦的空地上,翻晒完粮食,碾轧完谷物。

学习任务三:品读课文、把握文意

1.朗读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3节):写农民得到土地后极度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4-15节):详细描写了三黑有了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翻身农民三黑获得土地后一边耙地,一边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3.农民获得土地后的心情怎样?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A.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比喻:把农民比作“旱天的鹅”,表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望犹如旱天的鹅对水的渴望一般,写出了农民对土地的珍惜和热爱。

B.恨不得把每一块土,

都送到舌头上,

是咸是甜,

自己先来尝一尝。

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

躺在土里试一试,

看温暖不温暖,

合适不合适。

夸张:写出了三黑得到土地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3.品读课文

同桌合作读一读1—3节。

男女生PK读一读1—3节。

4.细读第二部分,理清层次,并试着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每一件事。边读边圈画关键词句,说一说: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三黑有了土地之后的喜悦和兴奋的?

第4—9节:三黑把地耙得细致平整。

第10—12节:三黑回忆逮蝈蝈儿的情景。

第13、14节:三黑对未来的展望。

第15节:三黑内心感受的幸福甜蜜。

A.三黑就是这样地翻着土地。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每一寸土都给翻起,

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写出了三黑翻地时的认真和仔细,表现了三黑对土地的热爱之深。

B.地翻好,又耙了几遍,

耙得又平又顺溜,

看起来

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比喻:把刚耙好的土地比作“妇女们刚梳的头”,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三黑将地耙得极其工整,表现出他对土地的喜爱。

C.三黑

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今天准备好了,

叫麦籽儿睡上。

拟人:将麦籽儿人格化,使文章语言更生动,三黑的兴奋激动之情跃然纸上。

D.三黑耙过地,

坐下来歇一歇。

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

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比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荞麦开花时雪白的颜色。

E.荞麦地里

还有两个蝈蝈儿在叫唤,

吱吱吱……

叫得人心里痒抓抓的好喜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