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流程
??一、引言
输血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但输血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制定完善的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对于及时、有效地处理输血反应,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二、输血反应的定义及常见类型
(一)定义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
(二)常见类型
1.发热反应
最常见的输血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2小时内,患者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841℃,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过敏反应
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过敏性休克等。
3.溶血反应
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可分为急性溶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反应。急性溶血反应常在输血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患者可出现高热、寒战、心悸、气短、腰背痛、血红蛋白尿等,严重者可发生休克、急性肾衰竭。迟发性溶血反应多在输血后数天至数周发生,症状相对较轻。
4.细菌污染反应
较少见,但后果严重。患者可出现高热、寒战、烦躁、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
5.循环超负荷
多见于心功能低下、老年、儿童及慢性严重贫血患者。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短时间内,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等急性左心衰竭症状。
三、应急预案
(一)应急组织与职责
1.成立输血反应应急处理小组
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担任副组长,医生、护士为成员。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输血反应的应急处理工作。
2.职责分工
组长职责
负责组织和指挥输血反应的应急处理工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
副组长职责
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现场的具体指挥和协调,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各项应急措施的有效实施。
医生职责
迅速对患者进行评估和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实施紧急救治措施,如抗过敏、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及时向上级医生汇报病情。
护士职责
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医生进行各项治疗操作,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二)应急物资准备
1.急救药品
配备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异丙嗪、多巴胺、阿拉明、碳酸氢钠等急救药品,并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质量,确保随时可用。
2.急救设备
准备氧气装置、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等急救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性能良好。
3.其他物品
输血器、注射器、生理盐水、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等物品应齐全,放置在固定位置,便于取用。
(三)监测与预警
1.医护人员在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包括生命体征、面色、神志、有无寒战、发热、皮疹、呼吸困难等,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2.建立输血反应监测制度
对输血患者进行全程跟踪,记录输血过程中的各项信息,如输血时间、输血品种、输血剂量等,及时发现输血反应的潜在风险。
3.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输血反应知识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对输血反应的识别能力和应急处理水平,确保在发生输血反应时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处理。
(四)应急处理措施
1.立即停止输血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报告医生
护士应迅速报告医生,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并及时通知输血科。
3.对症处理
发热反应
给予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擦浴等,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寒战者注意保暖,遵医嘱给予异丙嗪等药物。
过敏反应
轻度过敏反应可给予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等;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同时给予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糖皮质激素,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溶血反应
立即停止输血,给予吸氧、补液、抗休克治疗,如快速输入生理盐水、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同时遵医嘱给予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防止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肾功能变化,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细菌污染反应
立即停止输血,抽取患者血液和血袋内剩余血液进行细菌培养,同时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根据病情进行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处理。
循环超负荷
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患者半卧位、吸氧,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药物,如西地兰、速尿等,以减轻心脏负担,缓解症状。
(五)记录与报告
1.详细记录输血反应的全过程
包括输血时间、输血品种、输血剂量、反应发生时间、症状、处理措施及效果等,记录应准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