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格构柱塔吊基础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点]
3.工程规模:[阐述建筑面积、层数、结构形式等基本规模信息]
4.塔吊选型:根据工程施工需要,选用型号为[塔吊具体型号]的塔式起重机,该塔吊的各项参数如下:
最大起重量:[X]吨
最大起重力矩:[X]kN·m
独立高度:[X]米
附着高度:[X]米(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确定附着次数及间距)
二、编制依据
1.工程设计图纸:[列出具体的图纸名称及编号]
2.《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2017)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
6.《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7.塔吊使用说明书
8.施工现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报告名称及编号]
三、塔吊基础设计
1.基础形式选择
考虑到本工程地质条件及塔吊使用要求,采用格构柱塔吊基础。格构柱塔吊基础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经济性,能够有效适应复杂的地质环境。
2.格构柱设计
格构柱材料:选用Q345B钢材,格构柱肢件采用[具体规格型号]的热轧工字钢。
格构柱截面尺寸:根据塔吊荷载及地质条件计算确定,格构柱截面为[具体尺寸],柱肢间距为[X]mm。
格构柱长度:根据塔吊基础埋深及塔吊附着要求,格构柱长度为[X]米,其中入土深度为[X]米。
缀材设计:缀材采用[具体规格型号]的角钢,与柱肢采用焊接连接。缀材间距为[X]mm,以保证格构柱的整体稳定性。
3.基础承台设计
承台尺寸:承台平面尺寸为[长×宽],高度为[X]米。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钢筋配置:承台底部钢筋采用[具体规格型号]的HRB400钢筋,间距为[X]mm;顶部钢筋采用[具体规格型号]的HRB400钢筋,间距为[X]mm。钢筋的布置应满足受力及构造要求。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承台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X]mm。
4.基础配筋计算
根据塔吊荷载及基础尺寸,对基础承台进行配筋计算。计算内容包括抗弯、抗剪及抗冲切计算。
抗弯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的相关公式,计算承台底部及顶部钢筋面积,以满足承台在弯矩作用下的承载能力要求。
抗剪计算:按照规范公式计算承台的抗剪承载力,确定所需的抗剪箍筋及弯起钢筋配置,保证承台在剪力作用下不发生破坏。
抗冲切计算:针对格构柱周边的混凝土冲切破坏,根据规范进行抗冲切计算,确定合理的基础高度及配筋构造,防止冲切破坏的发生。
四、地质条件分析
1.工程场地地质分层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杂填土:厚度约为[X]米,成分复杂,主要由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粘性土组成,结构松散。
粉质粘土:厚度约为[X]米,可塑状态,中等压缩性,承载力特征值为[X]kPa。
粉土:厚度约为[X]米,稍密状态,低压缩性,承载力特征值为[X]kPa。
粉质粘土:厚度约为[X]米,硬塑状态,低压缩性,承载力特征值为[X]kPa。
粉砂:厚度约为[X]米,中密状态,低压缩性,承载力特征值为[X]kPa。
粘土:未揭穿,该层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性。
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
通过对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析,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本工程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为[X]kPa。
由于杂填土不能作为持力层,故塔吊基础应落在粉质粘土或以下较好的土层上。
3.土层对塔吊基础的影响
粉质粘土和粉土的中等压缩性可能会对塔吊基础产生一定的沉降影响,在设计基础时应充分考虑沉降控制措施。
粉砂层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基础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需注意防止流砂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生。
五、塔吊基础稳定性验算
1.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根据塔吊使用说明书及实际工况,确定塔吊在各种工况下的荷载取值。计算塔吊基础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的抗倾覆力矩与倾覆力矩之比,应满足《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2017)中抗倾覆稳定性的要求,即抗倾覆稳定系数K≥1.15。
抗倾覆力矩由基础自重、格构柱自重及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荷载对基础边缘的力矩组成;倾覆力矩由塔吊的水平荷载(如风力、水平惯性力等)对基础边缘的力矩组成。
2.地基承载力验算
计算塔吊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和边缘最大压力,应满足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
基础底面平均压力计算公式:$p=\frac{F+G}{A}$
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力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docx
-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docx
- 摄影大赛活动方案.docx
- 摇篮曲教学设计.docx
- 摇篮曲勃拉姆斯教学设计.docx
- 摇篮曲舒伯特教学设计.docx
-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docx
- 摸球游戏教案.docx
-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设计.docx
-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精品教案.doc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