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读写和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如桦林、摇曳、倾诉、蜿蜒、栖息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守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感悟、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守林人的美好品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无私奉献的情感。
激发学生对平凡岗位上不平凡人物的敬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体会守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感受作者对守林人的赞美之情。
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理解白桦林与守林人的内在联系。
2.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作者在文中蕴含的复杂情感,以及这种情感是如何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
引导学生从平凡的守林人身上,领悟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文本的情感和意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3.情境教学法: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守林人的工作环境和精神世界,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4.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共同探究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播放一段白桦林的视频,展示白桦林的美丽景色,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白桦林的魅力。
2.引导学生谈谈对白桦林的印象,提问:看到这片白桦林,你们想到了什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出课题《白桦林的低语》,介绍作者刘心武,让学生对课文的背景和作者有初步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如结合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联系生活实际、查阅字典等。例如,摇曳一词可以让学生做动作来理解;蜿蜒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联系生活中蛇爬行的样子来帮助理解。
对于较难理解的词语,如倾诉栖息等,教师进行重点讲解。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围绕白桦林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4.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引导总结:课文主要写了作者来到大兴安岭,看到了如海洋般的白桦林,以及守林人为了保护白桦林默默奉献的故事。围绕白桦林,写了白桦林的美丽景色、守林人的工作生活、作者对守林人的赞美之情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分钟)
1.学习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白桦林的美丽景色
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思考:这两段是如何描写白桦林的美丽景色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分析:作者从白桦林的颜色(银白)、形态(玉立)、动态(摇曳)等方面进行了描写,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将白桦比作穿着银霜和雪花的仙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桦的美丽。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白桦林的喜爱之情。
2.学习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守林人的工作生活
学生自由朗读这部分内容,思考:守林人在白桦林中做了哪些工作?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总结:守林人的工作非常辛苦,他们要巡视森林,防止乱砍滥伐,保护森林资源;要观察森林里的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要防止火灾,时刻保持警惕。他们的生活条件很艰苦,住在窝棚里,吃的是简单的饭菜,但他们却毫无怨言,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重点研读第7自然段:窗下是茫茫林海,随着山峦起伏,绣出层层叠叠、浓浓淡淡的绿浪。紧靠着瞭望楼的是一片白桦林。银白的树干,灰绿的树冠,随着阵阵山风,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段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这一段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画面,白桦林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在向人们低吟浅唱。它既承接上文对白桦林美丽景色的描写,又为下文引出守林人做铺垫,同时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氛围,衬托出守林人工作环境的美好以及他们内心的宁静。
指导学生朗读这部分内容,读出对守林人工作的理解和敬意。
3.学习第三部分(第1214自然段):作者对守林人的赞美之情
指名朗读这部分内容,思考:作者为什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