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座城市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呢?是人文古迹,是名山秀水,是风味独特的美食,亦或是像赵雷的歌曲《成都》中所唱到的一条街道、一个小酒馆,以及那忘不了的人。;才子词人,白衣卿相;学习目标;词的概述;1.按长短规模分:
;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豪放派
婉约派
;知人论世
分清类型
译通字面
展开想象
抓住意象
明确特点
描绘意境
理顺顺序
定准手法
析明情感;是个风流才子,是屡试不中的补习生,是时常喝常醉的酒鬼,是出没秦楼楚馆的浪子,是仕途坎坷的小官,是“奉旨填词”的专业词人,是浪迹江湖的游客,是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是歌楼妓女的铁哥、放荡不羁的花花公子、市井街头的自由撰稿人、惹怒皇帝的笨蛋、不修边幅的小丑、敢恨敢爱的汉子、无室无妻的光棍、创新发展宋词的巨匠。?;慢词之祖
婉约之宗;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竟然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京城的名妓都愿与柳永往来,京城名妓没有不认识他的。哪个妓女若说不认识柳七官人,就会被耻笑,都以结交这个当朝第一才俊为荣。可见,当时的妓女并不一定看重钱财,而是看重男人的才华。所以,东京城里的妓界流传这样的口号:“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柳永晚年穷困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那些歌伎们集资营葬。
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伎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所以,当柳永终于被人举荐到杭州去任一个县官时,消息传来,京城妓界一片呜咽。临行那天,没有别人送别柳七,全是歌伎!;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创作了大量的慢词(它与小令一起成为宋代词人最为常用的曲调样式。慢词的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南宋俞文豹《吹剑录》中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这段话确实道出了柳词娇婉细腻,苏词豪情万丈、睥睨天下,难怪苏“为之绝倒”!;《望海潮》是从家乡福建崇安前往开封应试,路过杭州,拜谒世交前辈两浙转运使孙何,于是写此词投赠他。柳永在杭州生活期间,对杭州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当时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因身份悬殊,门禁森严,两人无由相见。柳永就填了这首《望海潮》先在歌伎中传唱,很快就让孙何听到了,问及词作者原来是故人,据说第二天孙何便亲自来请柳永前去赴宴。
这是一首投赠之作,借写杭州美好景观,实际赞颂他政绩卓著,表达了对官员的赞美,并希望得到提携。;干谒诗:所谓“干”,就是“求”“求取”,“谒”就是“拜谒”“拜见”。【干谒】gānyè,为某种目的而求见(地位高的人)。
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
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迹。以求引荐。;可以说,干谒诗是炫耀与谦虚,恭维与尊严的结合与平衡。越是好的干谒诗,就越要达到这种平衡。
干谒诗作为一种带有明确请求援引目的的诗歌类型,自汉以来,历代都有,而在唐尤为壮观,创作队伍庞大,数量可观。;唐人干谒诗是时代和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士子们以之铺垫进身的台阶,因而言词颇多限制,作起来往往竭尽才思,另一方面,由于阅读对象或为高官显贵、或为社会贤达,干谒诗大多表现出含蓄的美学特征,作者也常以比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