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邓稼先》教学设计2初中二年级教案.pdf

《邓稼先》教学设计2初中二年级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邓稼先》教学设计2初中二年级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为了保护国防科技的安全,我们的许多国防科技专家们都心甘情

愿地做了无名英雄,他们长年与亲人分离,在远离人烟的荒漠中与机

械为伍,与数据共眠,默默无闻,为国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壮

烈乐章。他们是我们人民的英雄,国家的骄傲,就让我们展开课本,

去谛听他们感人的事迹吧!

二、人物介绍

1.作者介绍: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与李政道共同提

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与邓稼先很小就一同玩耍,结下深

厚的友情。成人以后,虽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美国,但对祖国的感情

这一共同点把他们紧紧联在一起。本文即是邓稼先逝世后,杨振宁追

忆他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2.邓稼先介绍(略)

三、教读课文

放朗读录音,突出有感情朗读,创设情境。

扫除文字障碍(略)

老师范读第一部分,同学自由朗读其余部分,进一步熟悉内容,

体会感情。

分组讨论,课文每一部分分别侧重写哪些内容,又如何形成一个

统一的整体。

提示:第一部分,从中国自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时代开始的百年

1

屈辱历史,引出为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邓稼先。第二

部分,写出邓稼先的生平,特别是研制两弹、为国尽忠、至死不渝的

感人事迹。第三部分,用比较法,把中国的国防科技领导人邓稼先和

美国国防科技领导人进行比较,更鲜明地突出了邓稼先忠厚朴实、真

诚坦白的品格。第四部分,写作者与邓稼先50年的友情及1971年访

华的经历,表达作者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对邓稼先的无比钦佩之情。

第五部分,以大漠戈壁的艰苦与艰险,展现邓稼先为了国家利益,不

计个人生命的献身精神。第六部分,以书信的形式,用评论性的语言

对邓稼先一生的功绩高度赞扬,表达友人对邓稼先的赞颂与悼念。这

六个部分各有侧重,但都是围绕着“记录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歌颂他

默默无闻,献身国防科研,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一

中心而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这正体现了作者构思精巧、谋篇布局别

具匠心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1)第一部分似乎与邓稼先关系不大,可否去掉

(2)各部分之间是否围绕中心随意安排顺序,可否任意调换

提示:(1)第一部分从百年屈辱入手写作,似乎与邓稼先关系不

大。其实,这一段的用意是在创设一种广阔的社会背景。试想,中国

百年的屈辱,一次次战争的失败,列强的人侵掠夺,都是因为政府的

软弱无能,国力的贫弱和科技落后,被动挨打。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政府强大了,国力增强了,

科技是否领先则成了改变落后挨打局面的关键。而邓稼先正是领导中

国知识分子追赶世界科技势头,提高国家科技水平,保证中国坚强站

立起来的人。他的功绩是要在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中去衡量,

才更能显出其伟大之处来的。所以第一部分是为歌颂邓稼先所进行的

必要准备,绝不能去掉。(2)各部分看似互不相干,各自独立,实则

2

内有联系,逻辑严密,不可调换。第一部分,是为赞扬邓稼先创设环

境,作必要铺垫,放在开头,不能移动。第二部分从邓稼先出生到逝

世,总体介绍其生平和成就,是下文的纲目,下文是对第二部分的具

体展开。第三、四、五部分,分别认为人品格、工作风格和献身精神

等方面具体展现邓稼先的伟大精神,是对第二部分的展开。同时这三

部分由浅入深,由低层次到高层次有逐渐深入的意味,也不可调换。

第六部分是全文的高潮,水到渠成地引出对邓稼先的高度赞扬和缅怀,

文章中心得到全面体现。这样整篇文章安排严密合理,独特而周全,

可见作者深厚的功底和深送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以上类似的质疑,逐渐把课文分析引向更深更细,让学生的

理解也更准确,记忆更牢固。如学生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分组

讨论,发挥群体思维力量,也可利用一些问题引导到主要问题之上。

这些都要求教师有灵活应变的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1.课下收集有关资料,准备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写邓稼先的,读后你感到邓稼先是怎

样的一个人。然后自己再组织语言,说说你所认识的邓稼先。

二、阅读分析

文档评论(0)

飞龙在天露呃呃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