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红霉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docx

红霉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霉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红霉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效果,以期为提升小儿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睢宁县中医院收治的86例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红霉素治疗)和观察组(43例,采用红霉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疗法)。两组患儿均治疗7d。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改善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胸片异常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lt;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采用红霉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程度,增强患儿免疫功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红霉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炎症因子

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是各个年龄阶段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危害较大。儿童由于年龄小,发育尚不成熟,更容易感染支原体,导致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发生[1]。在发病后,患儿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气喘及咳嗽等,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稳定性高、半衰期长的特点,可在体内维持较长的作用时间,但是部分患儿易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反应,直接影响其治疗效果[2-3]。采取红霉素治疗的同时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充分发挥抗炎、免疫调节作用,改善患儿免疫功能紊乱情况,可以获得理想治疗效果[4]。基于此,本研究选取86例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进行分析,旨在观察红霉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睢宁县中医院收治的86例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中男患儿25例,女患儿18例;年龄4~8岁,平均(6.38±1.08)岁。观察组中男患儿24例,女患儿19例;年龄3~9岁,平均(6.47±1.05)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可比。纳入标准:⑴符合《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上)》[5]中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相关的诊断标准;⑵入院时意识清醒;⑶年龄3~10岁。排除标准:⑴合并先天性心脏病;⑵合并免疫系统疾病;⑶合并肺结核;⑷合并消化道疾病;⑸合并肝、肾功能障碍;⑹对本研究涉及药物过敏。本研究经睢宁县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儿法定监护人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予以患儿常规止咳、化痰、吸氧及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和护理。使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规格:0.3g(30万单位)/支]静脉滴注进行治疗,每次剂量控制在30~40mg/kg体质量,2次/d,共治疗7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使用方法同对照组,同时患儿采取静脉滴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规格:40mg/支)的治疗方式,剂量控制在30~40mg/(kg·d),2次/d,持续治疗7d。

1.3观察指标⑴临床疗效。于治疗后评估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后患儿的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等症状完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经胸片检查肺部阴影彻底吸收为显效;治疗后患儿的不适症状有所改善,体温恢复正常,经胸片检查阴影吸收率gt;60%为有效;治疗后症状没有任何好转,经胸片检查阴影没有缩小为无效[6]。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⑵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于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改善时间、肺啰音改善时间、胸片异常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⑶炎症因子水平。于治疗前后患儿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5mL,离心(3000r/min,5min)取上层血清,借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型号:BS-600)测定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⑷免疫功能。于治疗前后患儿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5m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