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单元三药物代谢动力学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首关消除、半衰期、生物利用度等概念。2.熟悉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代谢过程。3.了解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药物代谢动力学常用参数的意义。1.知道竞争置换现象、肝药酶、竞争抑制现象对药物间作用的影响。2.初步具有运用药动学知识合理选用药物以及解救药物中毒的能力。大医精诚,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知识导图
任务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一、被动转运1233.易化扩散又称载体扩散,指一些脂溶性较低的药物依赖生物膜上的特定载体,顺浓度差或电化学差的跨膜转运。2.简单扩散又称脂溶扩散,指脂溶性药物溶解于生物膜的脂质层,顺浓度差被动转运。大多数药物由于分子量小、脂溶性高,容易通过细胞膜,通常以这种方式转运。1.滤过又称水溶扩散,一些水溶性小分子药物如乙醇、尿素等受静水压、渗透压等因素的影响,可通过生物膜上的膜孔被动扩散。(二)处方格式
二、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是指药物在特异性载体(如Na+,K+-ATP酶)的帮助下,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跨膜转运。其主要特点是逆浓度差转运、消耗能量、需要载体,存在竞争抑制和饱和现象。采用主动转运方式的药物较少,常见的有儿茶酚胺通过胺泵进入囊泡、青霉素从肾小管的酸性载体主动排泌等。当丙磺舒和青霉素合用时,由于二者都依靠肾小管管壁细胞中同一载体排泌,出现竞争性抑制,可导致青霉素的排出时间延长,药效增强。
任务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吸收吸收(absorption)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影响药物起效的快慢和强弱。吸收部位的血液循环越丰富,药物吸收越快。除静脉给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外,其他给药途径均存在吸收过程。不同的给药途径,药物吸收的快慢依次为:吸入舌下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直肠皮肤。
二、分布(二)体液pH值药物的分布(distribution)是指药物吸收后从血液循环向组织器官转运的过程。药物在体内呈不均匀分布,有些组织器官分布浓度较高,有些组织器官分布浓度较低,所以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作用强度不同。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血浆蛋白结合率是指治疗量时,血液中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百分率,是决定药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二、分布(二)体液pH值生理状态下细胞外液pH值约为7.4,细胞内液pH值约为7.0,故弱酸性药物在细胞外解离多,不易进入细胞内,而弱碱性药物较易分布到细胞内。(三)组织、器官血流量药物分布的快慢与组织、器官血流量有关。(四)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有些药物对某些组织有特殊的亲和力,因而在该组织的浓度较高。
二、分布(五)体内特殊屏障1.血-脑脊液屏障是指血液-脑细胞、血液-脑脊液及脑脊液-脑细胞之间的屏障。许多药物较难穿透血-脑脊液屏障,而脂溶性高、非解离型、分子量小的药物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组织。2.胎盘屏障该屏障由数层生物膜组成,其通透性与生物膜相似,几乎所有能通过生物膜的药物都能穿透胎盘屏障。3.血眼屏障是指血-视网膜、血-房水、血-玻璃体之间的屏障。
三、生物转化(一)药物代谢的方式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有两个时相,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四种方式。1.I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反应。通过该相反应,大部分药物极性增加且失去药理活性,少数药物被活化作用增强,甚至形成毒性代谢产物。2.Ⅱ相反应即结合反应。药物及代谢产物在酶的作用下,与内源性物质如葡萄糖醛酸、硫酸等结合成无活性的、极性高的代谢物从肾排泄。
三、生物转化(二)药物代谢酶系大多数药物的代谢在肝中进行,部分药物在其他组织进行。药物的代谢需要酶的参与,体内药物代谢酶主要有两类。1.专一性酶是催化作用选择性高、活性很强的酶,如乙酰胆碱酯酶(AChE)灭活乙酰胆碱(ACh)、单胺氧化酶(MAO)转化单胺类药物等。2.非专一性酶是指肝细胞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一般称为细胞色素P450单氧化酶系,又称肝药酶,是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统。
三、生物转化(三)药酶诱导剂与药酶抑制剂1.药酶诱导剂凡能增强药酶活性或促进药酶生成的药物称为药酶诱导剂,如苯妥英钠、利福平、卡马西平、地塞米松等。2.药酶抑制剂凡能降低药酶活性或减少药酶生成的药物称为药酶抑制剂,较常见的有西咪替丁、异烟肼、红霉素、酮康唑、环丙沙星等。药酶抑制剂可抑制肝药酶,使自身或其他药物代谢减慢,血药浓度增高,药效增强,甚至诱发毒性反应,故联合用药时应予注意调整药物剂量。
四、排泄药物的排泄(excretion)是指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自体内排出体外的过程。肾是药物的主要排泄器官,胆道、肠道、肺、乳腺、唾液腺、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形式_)及练习.doc VIP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_完整下载版.pdf
- 医院医保办个人年度述职报告与医院医保办个人总结汇编.doc VIP
- 新22J01 工程做法参考图集.pptx
- 2022届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练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pdf VIP
- 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江安中学数学中考一诊试题.docx VIP
- 第三人称单数练习题 .docx VIP
- Unit4 Healthy food 单元同步分层作业三年级英语下册人教PEP版2025.docx
- 2025年反洗钱题库(434道) .pdf VIP
- 2025届高考英语复习:读后续写真题讲解+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