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8
PAGE8
PAGE9
PAGE9
课题
耐力训练
课时
4课时(180min)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耐力的定义及分类
(2)熟悉耐力的影响因素。
(3)掌握耐力的测试方法与训练方法。
素养目标:
(1)积极参与耐力训练,培养坚定持久、毫不动摇的意志。
(2)保持积极心态,学会应对压力和挑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耐力的定义及分类、耐力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耐力的测试方法与训练方法
教学方法
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考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问题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
什么是耐力?耐力素质与力量素质可以同时练吗?为什么?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传授新知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知,讲解耐力的定义及分类、耐力的影响因素以及耐力的测试方法与训练方法等知识
任务一认识耐力
一、什么是耐力
(一)耐力的定义
耐力是指人体持续进行肌肉工作的能力,即身体对抗疲劳的能力。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克服疲劳的能力,直接体现了其耐力水平。耐力的强弱不仅关乎学生在体育比赛中的持久力表现,更是其日常训练中累积的体能和意志的综合体现。
(二)耐力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耐力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1.根据耐力持续的时间划分
根据耐力的持续时间,耐力可分为短时间耐力、中等时间耐力和长时间耐力。短时间耐力主要是指人体在30s~2min的训练或比赛中所表现出的耐久能力;中等时间耐力主要是指人体在2~8min的训练或比赛中所表现出的耐久能力;长时间耐力主要是指人体在持续时间超过8min的训练或比赛中所表现出的耐久能力。
2.根据氧代谢特征划分
根据氧代谢的特征,耐力可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有氧耐力是指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人体持续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无氧耐力是指在氧气供应受限时,人体通过无氧代谢,较长时间地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
3.根据耐力与专项运动的关系划分
根据耐力与专项运动的关系,耐力可分为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一般耐力是指普遍适用于多种运动项目的耐力;专项耐力是指某一特定运动项目或训练任务所需的耐力。
4.根据耐力产生的部位划分
根据耐力产生的部位,耐力可分为局部耐力和全身耐力。局部耐力是指身体的某一部位或肌群在持续工作时的耐久能力;全身耐力是指整个身体在长时间活动中的持久能力。
5.根据肌肉工作性质划分
根据肌肉的工作性质,耐力可分为静力性耐力和动力性耐力。静力性耐力是指肌肉在静态收缩(肌肉长度保持不变)时保持一定姿势的能力;动力性耐力则是指肌肉在动态收缩(肌肉长度改变)时持续进行收缩和放松的能力。
6.根据表现形式和用力特征划分
根据表现形式和用力特征的不同,耐力可分为心血管耐力、肌肉耐力和速度耐力。心血管耐力反映了心血管系统在长时间活动中的工作能力;肌肉耐力是指肌肉在持续收缩中的耐久能力;速度耐力是指人体持续做高速运动的能力。
二、影响耐力的因素
(一)影响有氧耐力的因素
1.最大摄氧量
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在动力性运动(包含关节运动的运动形式)中每分钟能够摄取并被细胞利用的氧的最大值。它是评估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综合性指标。最大摄氧量越高,意味着相同条件下,人体能摄入和使用的氧越多,能燃烧的糖或脂肪越多,为运动提供的动力越多。因此,最大摄氧量较高的人通常具有较好的有氧耐力表现。
2.乳酸阈
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体内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的浓度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而递增。当运动负荷达到某一强度时,血乳酸的浓度开始急剧上升。这一上升过程的起始点被称为“乳酸阈”。乳酸阈是人体的代谢方式由有氧代谢为主过渡到无氧代谢为主的临界点或转折点,其阈值的高低反映了人体在较高运动强度下维持有氧代谢的水平。乳酸阈值越高,意味着人体能够维持更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从而表现出更好的耐力。
3.能量供应机制
糖类和脂肪在有氧条件下能为人体供能。在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中,脂肪供能的比例逐渐增加,而人体对糖类的消耗则相对减少。有氧耐力训练可以提高人体对这两种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增强人体的有氧耐力表现。
4.肌纤维构成
肌纤维类型对有氧耐力也有显著影响。红肌纤维中富含线粒体(进行细胞内呼吸和能量供应的细胞器)且具有较高的有氧代谢能力,因此,其与人体的有氧耐力表现密切相关。红肌纤维占比越高的人,在短时间内通过有氧代谢产生的能量更多,有氧耐力更好。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思考一下,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人的有氧耐力?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此外,运动持续的时间、饮食、水分补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年龄等因素都会对人的有氧耐力产生影响。
(二)影响无氧耐力的因素
1.能源物质储备
进行无氧运动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教案 第六章 田径类运动.docx
- 《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教案 第七章 健身类运动.docx
- 《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教案 第三章 体育欣赏.docx
- 《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教案 第十章 体能训练与职业体能训练.docx
- 《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教案 第四章 科学体育锻炼.docx
- 《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教案 第五章 球类运动.docx
- 《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教案 第一章 体育人文.docx
- 《高校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案 模块八 创业实践.docx
- 《高校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案 模块二 就业准备.docx
- 《高校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案 模块六 权益保护.docx
最近下载
- 第三单元第1课+广而告之+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第三单元第1课《广而告之》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试题附答案.doc
- 第三单元第1课《广而告之》课件-七年级美术下册(人教版2024).pptx VIP
- 2025【基于精准重心法的S家电企业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和路线规划问题实证研究14000字】.docx
- 基于精确重心法的农产品冷藏仓库选址研究一以米易为例.docx
- (二模)2025届大湾区高三普通高中毕业年级联合模拟考试 (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 双叉臂式悬架设计.docx
- 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护理.pptx
- IEEE C57.149-2012国外国际标准.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