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13_T2445-2017_种猪场猪伪狂犬病免疫净化技术规程_河北省.docx

DB13_T2445-2017_种猪场猪伪狂犬病免疫净化技术规程_河北省.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5.020.30

DB13

B4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444—2017

种猪场猪瘟免疫净化技术规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2444—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唐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增军、张军、芮萍、刘志勇、杨彩然、王爱军、刘谢荣、王秋悦、王贵江、

张晓丽、平凡、郭彦军、吴建华、田瑞、刘玄福、周忠良。

I

DB13/T2444—2017

种猪场猪瘟免疫净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种猪场猪瘟免疫净化的术语和定义、检测方法与判定标准、净化群的建立、净化场

的监测认定、净化群的维持和综合卫生防疫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种猪场猪瘟净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T17824.2

规模猪场生产技术规程

NY/T1168

NY/T1568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建设规范

《猪瘟防治技术规范》农医发[2007]12号

《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农医发[2010]33号

3

术语和定义

猪瘟ClassicalSwineFever(CSF)

哨兵猪是指非免疫的某些疾病阴性猪只,在某特定猪场区域内用于监控或预警环境中某些疾病污

4

采集活体猪扁桃体、血清或公猪精液,流产胎儿、脐带血。病死猪扁桃体、脾脏、肾脏、淋巴结

等,采用猪瘟野毒与疫苗毒RT-PCR鉴别诊断方法检测猪瘟病毒核酸。

1

DB13/T2444—2017

4.2

4.3

4.4

猪瘟抗原检测

采集猪血清,依据《猪瘟防治技术规范》,利用猪瘟病毒抗原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猪瘟抗原。

猪瘟抗体检测

采集猪血清,按照《猪瘟防治技术规范》,利用猪瘟病毒抗体阻断ELISA试剂盒检测猪瘟抗体。

合格免疫抗体判定标准

4.4.1

个体免疫抗体合格标准

猪瘟免疫抗体按4.3检测,阻断率≥40%。

4.4.2

群体免疫抗体合格标准

猪瘟免疫抗体的阻断率≥40%的头数要达到100%,猪瘟免疫抗体的阻断率≥50%的头数要达到

90%,变异系数CV值≥25%。

5

净化群建立

5.1

猪瘟带毒调查阶段

5.1.1

采样数量及检测

按种公猪100%、种母猪10%比例采集血液,分离血清。按4.3方法检测猪瘟病毒抗体,根据猪群

如果猪群猪瘟抗体合格率在90%以上,直接进入“猪瘟稳定控制阶段”,对猪群抗体不合

格的猪进行二次免疫(在第一次免疫后6周进行二免),免疫6周后再检测猪瘟抗体,抗体阳性猪保

如果猪群猪瘟抗体合格率在90%以下,则进行全群检测,对抗体不合格的猪只,补免猪瘟

种公(母)猪:每年春秋普免2次。猪瘟污染场,经产母猪在产前3~4周加强免疫1次。

后备种猪:配种前2~4周再加强免疫一次。

仔猪:35~45日龄首免,70~80日龄二免,或者根据抗体检测结果,以抗体合格率在85%以

上为标准,确定首免及二免的时间。

2

DB13/T2444—2017

对后备种猪在转入种猪群前1~2周逐头采取扁桃体和血液样本,进行猪瘟病毒和抗体的检测,

猪瘟病毒阴性,抗体合格的留种,抗体不合格者补免一次,仍不合格者淘汰。

5.3.2

种猪群监测

5.3.2.1

“猪瘟稳定控制阶段”,母猪群抗体合格率在90%以上,种母猪(后备母猪、1~3胎母猪、

4~6胎母猪、6胎以上母猪)按10%的比例采集扁桃体,种公猪全群采样,按4.1方法,经RT-PCR

扩增,野毒感染猪直接淘汰。母猪第一年检测二次,以后每年一次;公猪每年至少二次。

5.3.2.2

一年后,进入“猪瘟全群净化阶段”,生产成绩稳定,基础猪群的猪瘟抗体合格率在95%

以上,整齐度高,离散度小。对实施净化的种猪群(种公猪和种母猪)逐头采集活体猪扁桃体和血液,

进行猪瘟病毒和免疫抗体监测。

5.3.2.3

处置

a)

b)

c)

猪瘟病毒检测阳性者,应淘汰处理;

猪瘟病毒检测阴性且免疫抗体合格者,可作为种猪保留;

猪瘟病毒检测阴性但免疫抗体不合格者,用猪瘟疫苗再次强化免疫,免疫后6周重新采样进

行免疫抗体检测。个体免疫抗体水平仍未达到4.4.1合格标准者,应淘汰处理。

5.3.3

仔猪监测

仔猪按周龄抽样5%比例(2周龄、4周龄、6周龄、8周龄、11周龄、14周龄、16周龄),各周龄时间

点上下浮动不得超过3天,仔猪样品至少采自3窝以上。按照4.2和4.3的方法检测猪瘟病毒抗原和抗体,

抗原阳性猪进行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