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2024-2025学年度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pptx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2024-2025学年度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ppt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文化生生不息!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1.从时空观念角度,掌握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2.从历史解释角度,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自身独特的特点,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的历史与现实价值。3.从家国情怀角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的有益启迪和为治国理政、道德建设提供的有益启发。素养解读课程标准

时空坐标

壹叁贰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历久弥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目录

壹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阶段时期概况起源原始社会多元一体奠基先秦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百家争鸣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秦汉国家一统与文化统一,___________________魏晋—唐儒、佛、道交汇融通,文化灿烂宋元,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宣扬封建礼教转折与传承明中后期心学,人的主体意识觉醒明清之际抨击封建专制,倡导个性自由,________清康雍乾君主专制、文字狱,禁锢文化发展冲击1840年后成为潮流1915-1919年新文化运动前期,抨击封建思想,追求__________走向复兴五四运动后得到广泛传播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秦朝重法,汉武帝尊儒理学形成经世致用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科学、民主马克思主义阅读课本,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完成下表。

远古时期多元起源华夏北狄西戎东夷南蛮多元一体③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初步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①文明摇篮: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②核心区域:中原华夏族成为核心,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史料一“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春秋繁露》史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朱熹《朱子文集》史料三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儒学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儒学的发展变化。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神化皇权带有神学色彩理为本源维护纲常存天理灭人欲带有哲学色彩批判专制,天下为公,民主萌发带有启蒙色彩

儒家学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以后,儒家学派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原因:它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通过变通来适应形势的发展;为巩固封建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材料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封建大一统宗法社会之间架起了桥梁。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合作探究

项目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不同点宇宙观“理”在万物“理”在“心”中方法论“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人生观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相同点承认理的存在,以儒家的伦理纲常来约束社会,维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