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62《再别康桥》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docx

62《再别康桥》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歌名篇,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诗歌以离别康桥时的情感起伏为线索,通过极具画面感的意象组合,展现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复杂情感的交织。教材选编该诗旨在引导学生体会现代诗歌的韵律美和意象艺术,感悟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青荇星辉等核心意象的象征意义,理解新月派诗歌三美原则在文本中的体现,辨识诗歌中情感变化的层次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意象对比分析体会轻悄之别,运用知人论世法探究创作背景与文本关联,开展小组合作完成情感变化曲线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对精神家园的眷恋与人文情怀,理解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乡愁,培养对诗歌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意象系统分析(康河景物群像),情感递变轨迹(从克制到升华)。

难点:

理解轻悄转化的文化心理,把握新月派理性节制情感的创作理念,解读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哲学意蕴。

导入

教师活动

一生朗读

学生朗读全诗

情感分析

提问:你从诗歌中听到了什么情感?

预设:诗人的悲伤、离别的不舍、对美景的依恋

诗人介绍

徐志摩人生中三次到达康桥。

第一次,游学于剑桥大学;

为师从罗素求学而来,后经林长民、狄更生推荐游学于剑桥大学,也认识了林徽因。

第二次,1925年3月7月,旅居英国;

再次回到母校。

第三次,1928年6月11月,再访康桥。

借讲学机会,再次来到康桥,却遗憾地发现英国友人均不在,林已与梁结为夫妇。

猜猜,《再别康桥》写于哪一次离别康桥?

学生活动

朗读诗歌

思考:从诗歌中听到了什么情感?

思考《再别康桥》写于诗人哪一次离别康桥?

环节一:景物感知

教师活动

向谁告别?

预设:向康桥的人,向康桥的风景……

有哪些风景?

青荇、水草……

我们发现大多数在哪里?

水里。

【拓展】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我所知道的康桥》

学生活动

向康桥的人,向康桥的风景……

青荇、水草……

水里

环节二:情感感知

教师活动

告别心情如何?

预设:不舍、释然……

心情很多样,意味着心情有很多变化。开头结尾的两段很相似,但是心情有没有变化?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轻”和“悄”两个字的对比?看看偏旁?动作,到心理。

最开始,“轻轻的”,还没有那么多情感。但是太久没回来了,生怕打扰到自己的母校,所以轻轻的。

结尾处就有更多情感了,可能是不舍,也可能是释然,总之他悄悄的,更小心翼翼了、更珍重了。

为什么寻梦?为什么又不能放歌?

明确:

寻梦时很开心,寻到了康桥的风景,寻到了昔日的回忆,但是这种开心被压制住了。从回忆回到现实,我要离开了。

【资料助读】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离别之情。

学生活动

不舍、释然……

轻轻更多是动作

悄悄更多是心理

寻梦时很开心,寻到了康桥的风景,寻到了昔日的回忆,但是这种开心被压制住了。从回忆回到现实,我要离开了。

环节三:

教师活动

为什么会有这种离别之情?

知人论世:

1920年至1922年,徐志摩曾游学于剑桥大学。康桥(剑桥大学所在地)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性。

1928年,徐志摩故地重游。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熟悉的康桥在默默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

如何去表达?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新月诗:

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

学生活动

爱情的伤,友人未能重会。

了解新月诗。

文档评论(0)

138****7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