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课文第九课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会认“暮、瑟”等5个生字,会写“暮、吟”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暮江吟、可怜”等词语。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古诗。
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描绘的景象。
学生会认“暮、瑟”等5个生字,会写“暮、吟”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暮江吟、可怜”等词语。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古诗。
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描绘的景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想象画面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诗人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体会古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反复诵读、想象画面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诗人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体会古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之情。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辩证思维。
感受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之情。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辩证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三首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理解三首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二)教学难点
体会《题西林壁》和《雪梅》中所蕴含的哲理。
学习诗人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尝试在写作中运用。
体会《题西林壁》和《雪梅》中所蕴含的哲理。
学习诗人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尝试在写作中运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秋天景色的视频,展示秋天的江景、山林、雪景等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色。
提问:“同学们,古代的诗人也非常喜欢秋天,他们用优美的诗句描绘了秋天的美景,还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首描写秋天的古诗。”
播放一段关于秋天景色的视频,展示秋天的江景、山林、雪景等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色。
提问:“同学们,古代的诗人也非常喜欢秋天,他们用优美的诗句描绘了秋天的美景,还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首描写秋天的古诗。”
(二)新课讲授
《暮江吟》(15分钟)
作者及背景介绍
简单介绍白居易,他是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这首诗大约是公元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
初读古诗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
(4)全班齐读,读得通顺、流利。
理解诗意
(1)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诗句的意思,圈出不理解的字词。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疑难问题。
(3)教师检查小组讨论情况,解答学生的疑问。重点讲解“暮江吟”“残阳”“铺”“瑟瑟”“可怜”等词语的意思。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先一句一句地说,再连起来说整首诗的意思。
体会意境
(1)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提问:“从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2)展示暮江夕阳图和新月露珠图,让学生直观感受诗中的美景。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人对暮江景色的赞美之情。
作者及背景介绍
简单介绍白居易,他是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这首诗大约是公元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
初读古诗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
(4)全班齐读,读得通顺、流利。
理解诗意
(1)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诗句的意思,圈出不理解的字词。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疑难问题。
(3)教师检查小组讨论情况,解答学生的疑问。重点讲解“暮江吟”“残阳”“铺”“瑟瑟”“可怜”等词语的意思。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先一句一句地说,再连起来说整首诗的意思。
体会意境
(1)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提问:“从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2)展示暮江夕阳图和新月露珠图,让学生直观感受诗中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新课标数学六年级下册《自行车里的数学》PPT课件.ppt
-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7000字.doc VIP
- 2023年4月河南省考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真题试题试卷答案解析.doc VIP
-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程》教学课件 Unit 1 Writing Foundation.pptx VIP
- AI+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pdf VIP
- 中药制剂生产工艺流程.pptx VIP
- 口腔颌面部解剖(淋巴).ppt
- 9A文孟洪涛谈威科夫交易法.pdf
- GBZT201.2-2011 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第2部分: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机房.pdf
- 详细解读2021年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PPT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