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月是故乡明》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会认“徘、徊”等6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徘、徊”等15个字,正确读写“烟波浩渺、篝火”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学生会认“徘、徊”等6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徘、徊”等15个字,正确读写“烟波浩渺、篝火”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激发学生热爱故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以“月”为线索,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月亮的视频,同时播放轻柔的古典音乐,营造出宁静、美好的氛围。
引导语:“同学们,月亮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常常出现的意象,他们借月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之情;苏轼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那在你们的印象中,月亮又寄托着怎样的情感呢?今天,我们就跟随季羡林先生一起去感受他心中那轮故乡的明月。”
播放一段关于月亮的视频,同时播放轻柔的古典音乐,营造出宁静、美好的氛围。
引导语:“同学们,月亮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常常出现的意象,他们借月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之情;苏轼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那在你们的印象中,月亮又寄托着怎样的情感呢?今天,我们就跟随季羡林先生一起去感受他心中那轮故乡的明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2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教师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烟波浩渺、篝火、旖旎、澄澈、碧波”等词语的意思。可以结合图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等方法。
指导书写“徘、徊”等15个字。重点指导“徘、徊”的字形结构,让学生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在书写时的比例和笔画的穿插。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月是故乡明”写了哪些内容?
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课文先写了自己童年时在故乡的生活,包括数星星、看月亮、梦月亮等;接着写了离开故乡后在世界各地看到的月亮;最后表达了对故乡月亮的思念之情。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教师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烟波浩渺、篝火、旖旎、澄澈、碧波”等词语的意思。可以结合图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等方法。
指导书写“徘、徊”等15个字。重点指导“徘、徊”的字形结构,让学生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在书写时的比例和笔画的穿插。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烟波浩渺、篝火、旖旎、澄澈、碧波”等词语的意思。可以结合图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等方法。
指导书写“徘、徊”等15个字。重点指导“徘、徊”的字形结构,让学生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在书写时的比例和笔画的穿插。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烟波浩渺、篝火、旖旎、澄澈、碧波”等词语的意思。可以结合图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等方法。
指导书写“徘、徊”等15个字。重点指导“徘、徊”的字形结构,让学生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在书写时的比例和笔画的穿插。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月是故乡明”写了哪些内容?
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课文先写了自己童年时在故乡的生活,包括数星星、看月亮、梦月亮等;接着写了离开故乡后在世界各地看到的月亮;最后表达了对故乡月亮的思念之情。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20分钟)
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朗读,思考: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段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主题“月是故乡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月亮的喜爱之情,同时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学习第2-4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这几个自然段,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在故乡的哪些趣事?
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数星星、看月亮、梦月亮。
出示相关句子,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例如:“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新课标数学六年级下册《自行车里的数学》PPT课件.ppt
-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7000字.doc VIP
- 2023年4月河南省考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真题试题试卷答案解析.doc VIP
-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程》教学课件 Unit 1 Writing Foundation.pptx VIP
- AI+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pdf VIP
- 中药制剂生产工艺流程.pptx VIP
- 口腔颌面部解剖(淋巴).ppt
- 9A文孟洪涛谈威科夫交易法.pdf
- GBZT201.2-2011 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第2部分: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机房.pdf
- 详细解读2021年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PPT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