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的互动研究.docx

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的互动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的互动研究

摘要:文章采用在线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形式,真实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的现实需求和情况,深入研究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高质量人才队伍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中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人才队伍供应与需求错位、行业与地域限制、人才队伍激励机制不足、缺乏环保、数字技术方面人才。依据以上问题,文章提出要加大新质生产力所需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打破地域与行业壁垒以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2-009-03

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此后,在黑龙江省委和省政府汇报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早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之前,已有了与其相关的研究,但是还没有达到系统的理论层面,也尚未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经过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大场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多次强调,表明在今后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提升了新质生产力在学术界的地位。从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的论述中可以发现,新质生产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承载体,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需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

高质量人才队伍对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尤为重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更好地发挥人才队伍的建设作用,以改革与新质生产力不相匹配的人才队伍为重点。高质量人才队伍在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基于中国人才队伍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那么,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怎样才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呢?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队伍建设呢?为了回答该问题,本课题采用在线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形式,真实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的现实需求和情况,深入研究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文献综述

(一)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学者们从理论层面探讨金融发展、数字经济、财税等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在金融发展方面,有学者认为金融发展、资本市场发展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何秋洁等,2023;任宇新等,2024;林春和文小鸥,2024);从数字经济方面,有学者认为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数字要素、算力等能够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实现(张森和温军,2024;陈秀英等,2024;张夏恒和刘彩霞,2024;米加宁等,2024);从人工智能方面看,有学者认为人工智能可以促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戚聿东和沈天洋,2024),可以催生出智能生产力(王珏,2024),是驱动产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李猛,2024),是与实体经济融合进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任保平和王昕,2024);从财税方面看,有学者认为税收、财税政策能够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陶然等,2023;刘明慧和李秋,2024)。上述学者大多从宏观层面探讨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然而,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只有个别学者探讨ESG发展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认为ESG发展能够促进企业形成新质生产力(宋佳等,2024)。

(二)人才队伍发展建设的研究现状

学术界从不同方面研究了人力资本,对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展开了分析。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林崇德,1999),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就是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人才(冷余生,2000;刘智运,2011)。然而,当前中国高层次人才政策面临“弱法律化”“弱企业化”“重引进轻自主培养化”等问题(郑代良和钟书华,2012),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政策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倪海东和杨晓波,2014),随着技术和产业结构升级,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呈现聚集态势(杨明海等,2015)、存在区域分布失衡问题(马茹等,2019)。我国人才队伍建设也存在结构性匮乏、队伍整体活力不足的问题(陈光普,2017),企业也存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结构不合理、人才队伍建设缺乏制度保障、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不足、人才培养制度的欠缺等问题(李林,2016)。

(三)文献述评

学者们分别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财税等宏观层面探讨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鲜有学者从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建设人才队伍的互动进行探讨,人才队伍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队伍供应与需求错位,影响新质生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