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音乐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
教学目标
1.欣赏并尝试演唱《这一封书信来得巧》片段,能按照京剧唱词的咬字发音进行演唱,并模仿、体验老生行当的唱腔韵味和戏曲动作;体会西皮流水有板无眼的节拍特点。
2.欣赏《我不挂帅谁挂帅》,了解旦行青衣的唱腔和韵味,感受和体验京剧不同行当所具有的不同风格、流派等艺术特征;了解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
3.在视、听、辨、唱、念等多种音乐活动中,进一步对京剧艺术产生兴趣,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乐于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京腔昆韵”中的演唱《这一封书信来得巧》,欣赏《这一封书信来得巧》《我不挂帅谁挂帅》。
教学过程
一、旧知联结导入新课
1.播放京剧锣鼓经音乐,营造气氛
师:锣鼓一响,好戏登场!同学们好,欢迎走进京剧体验馆!
2.师生回顾交流前期已有的京剧知识
师: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京剧,进一步领略国粹的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对小学知识的回顾,构建知识链接,承上启下,让学生快速融入到浓浓的京剧课堂氛围中;行当的拓展,也为后面的学习做伏笔。
二、多维体验探寻京韵
(一)欣赏《这一封书信来得巧》
1.初听唱段,整体感知了解
(1)教师演唱《这一封书信来得巧》
(2)了解《定军山》故事大意
2.复听唱段,比较字词发音
(1)学生再次观看演唱视频,听辨发音不同的字
(2)师生讨论发音不同产生的原因
3.再听唱段,完成相关任务
(1)再听唱段,学生自主完成体验任务单第一题
(2)师生交流任务完单成情况
节奏紧凑、旋律起伏大,唱腔刚劲有力属于西皮;在京剧的板式中强拍被称作“板”,弱拍被称作“眼”,这个唱段的板式是有板无眼。
【设计意图】通过辨外观、发音、唱腔、板式等,了解京剧发音的不同、老生行当基本概念和特点,体会西皮流水的特征;结合历史知识,了解剧情及剧中人物,便于学生对唱段内容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唱《这一封书信来得巧》
1.体验唱段,咬字发声中初探京韵
(1)体验西皮流水的唱腔特点,了解戏曲“口传心授”学习法,师逐句教唱,学生模仿。
(2)了解“遥迢辙”
2.尝试“做”功,一招一式中再探京韵
(1)再次观看视频,观察京剧表演中的“做”
(2)师生共同体验唱段的表演动作
注意点:京剧的“做”在于手眼身法步的相互配合,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
3.了解“场面”,打击演奏中深入品韵
(1)介绍京剧“场面”
京剧的伴奏又称场面,分“文场”和“武场”,而打击乐的各种型式又称为锣鼓经。
(2)师生交流,将不同的声响与相关乐器对号入座
(3)学生体验“锣鼓经”
师:俗话说,一场锣鼓半场戏,足以见得锣鼓经的重要性。我们来看看老将出场时用的锣鼓经。
①念一念锣鼓经的节奏
慢长锤:常用作演员的缓慢入场动作。(无定次反复记号:根据演员的动作适当反复)
②学一学锣鼓经的动作
4.师生合作,手眼身法中展现京韵
师:下面老师邀请全体同学一起合作完整演唱,请几位同学上台扮演黄忠。
5.片段小结,互动交流中巩固新知
师:还记得黄忠是哪个行当吗?这个唱段的唱腔和板式是?
【设计意图】用戏曲特有的“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在唱、念、做等多种体验中,充分感受老生行当的风格韵味;在体验京剧电子锣鼓中,了解锣鼓经常用象声词,通过合作演绎“慢长锤”,认识京剧的武场在烘托气氛、人物上场、亮相等方面的作用,使学生由浅入深体验京剧的独特魅力。
(三)了解京剧主要派别——“谭派“
1.教师讲解,初步感知
谭派艺术特点:发音纯正、音色悠远,唱腔苍劲有力,体现了这一行当人物所具有的含蓄、沉稳的性格特征。
2.观看视频,了解“谭派”
“谭派,是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创始人叫谭鑫培。他在1905年拍摄的《定军山》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戏曲片,也是中国历史上摄制的第一部电影,而谭门已连续有七代从事京剧,这在戏剧史上是非常难得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谭派的形成与传承,知道《定军山》这部戏的传奇故事,丰富学生的戏曲知识和相关文化。
(四)欣赏《我不挂帅谁挂帅》,了解“梅派”
师:京剧艺术名角辈出、流派纷呈,下面老师要带同学们走进另一个重要的流派,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个唱段,看看她又属于哪个行当?
梅派艺术特点:音色纯正、柔美,唱腔连段分明、尾音下坠,体现了这一行当人物所具有的端庄、含蓄的性格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深化京剧的行当、唱腔、板式等知识点,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能力。
三、评价总结升华主题
今天我们学习了京剧的两个唱段,了解了不同行当不同的艺术特征,体验了西皮流水所具有的风格特点,皮黄声声、京韵悠悠,中国京剧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以此为起点,为更好的传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 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 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上册: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docx
- 小学语文统编版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读读儿童故事-教学设计.docx
- 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上册: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 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魅力歌剧-教学设计.docx
-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学设计.docx
-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国乐飘香-教学设计 (1).docx
-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节 能源及其利用-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题破山寺后禅院》等四首-送友人——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英语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Unit 14 I remember meeting all of you in Grade 7. Section A Grammar focus 4a—4b-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任务三举办演讲比赛-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英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_ Section B 3a—3b Self check-教学设计.docx
-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山野放歌-教学设计.docx
- 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主题三 场域与对话——公共空间里的雕塑-教学设计.docx
-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1).docx
- 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