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查房记录范文
[日期][星期][天气]
今日查房,由我(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带领管床医师、实习医师对本科室患者进行详细查房。下面将各患者的查房情况逐一记录如下。
患者一:李XX,男,56岁
基本病情
患者因“反复上腹痛伴反酸、烧心5年,加重1周”入院。5年来,患者上腹部疼痛呈间歇性发作,多于餐后1小时左右出现,疼痛性质为隐痛、胀痛,伴反酸、烧心,曾自行服用“胃药”(具体不详),症状可缓解。1周前,上述症状加重,疼痛程度较前加剧,发作频率增加,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消化性溃疡”收入院。
管床医师汇报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生化检查示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血糖、血脂正常;幽门螺杆菌(Hp)检测阳性;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大小约1.0cm×0.8cm,边缘整齐,底部覆有白苔。目前给予奥美拉唑抑酸、铝碳酸镁保护胃黏膜、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患者目前仍感上腹部疼痛,程度较入院时有所减轻,反酸、烧心症状亦有缓解。
查体情况
体温36.5℃,脉搏7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0/80mmHg。神志清楚,精神尚可,自动体位。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平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肠鸣音正常。
分析与指示
1.病情分析:患者有典型的消化性溃疡症状,胃镜检查明确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且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诊断明确。目前给予的治疗方案是合理的,但患者仍有腹痛症状,可能与溃疡尚未愈合、幽门螺杆菌未完全清除有关。
2.治疗调整:继续目前的治疗方案,强调患者要严格按医嘱规律服药,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疗程为14天,不可自行停药。同时,告知患者在饮食上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以促进溃疡的愈合。
3.观察要点:密切观察患者腹痛的变化情况,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频率等。注意观察患者有无黑便、呕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复查幽门螺杆菌,评估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效果。
患者二:王XX,女,42岁
基本病情
患者因“腹胀、腹痛伴恶心、呕吐3天”入院。3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痛,疼痛位于脐周,呈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质,每日呕吐3-4次。无发热、腹泻等症状。既往有胆囊结石病史5年。门诊以“腹痛待查”收入院。
管床医师汇报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2.0×10?/L,中性粒细胞0.80;生化检查示血淀粉酶500U/L(正常参考值25-125U/L),脂肪酶800U/L(正常参考值13-60U/L);腹部CT提示胰腺肿大,周围有渗出,胆囊内可见多个高密度影。目前诊断为急性胰腺炎、胆囊结石,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抑制胰液分泌、抗感染等治疗。患者目前腹胀、腹痛症状较入院时有所缓解,恶心、呕吐症状减轻。
查体情况
体温37.8℃,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70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急性病容。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膨隆,脐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肠鸣音减弱。
分析与指示
1.病情分析:患者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血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腹部CT提示胰腺肿大、周围渗出,急性胰腺炎诊断明确。同时,患者有胆囊结石病史,考虑胆源性胰腺炎的可能性大。目前患者病情有所缓解,但仍需密切观察。
2.治疗调整:继续目前的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抑制胰液分泌、抗感染等治疗。加强营养支持,可通过肠外营养补充患者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待患者病情稳定、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常规、血淀粉酶、脂肪酶等指标的变化。
3.观察要点:观察患者腹痛、腹胀的变化情况,注意有无腹膜炎体征的出现。观察患者的胃肠减压情况,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关注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时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营养支持方案。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考虑行胆囊切除术,以预防胰腺炎的复发。
患者三:张XX,男,68岁
基本病情
患者因“食欲不振、消瘦伴黑便2个月”入院。2个月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不振,食量较前减少约1/3,体重下降约5kg,同时伴有黑便,每日1-2次,成形。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尚可。门诊以“消化道出血待查”收入院。
管床医师汇报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