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量化研究系列-风险管理:如何降低对超额收益的影响.docx

主动量化研究系列-风险管理:如何降低对超额收益的影响.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正文目录

TOC\o1-2\h\z\u超额收益风险管理三部曲 4

指增超额为什么会回撤 4

超额收益从哪里来 4

超额回撤受哪些因素影响 5

绩效分析:如何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6

小结 8

敞口约束:何时有效和失效 8

风格敞口:非线性关系影响风险的可控性 8

个股权重偏离:风险和收益的最终来源 9

收紧敞口何时生效:模型解释度 11

3.4小结 13

风险和收益的权衡:如何达到更优 13

收益端:评估隐含风险 14

风格端:股票池划分下的精细化管理 14

个股权重偏离:或是更重要的维度 15

4.4小结 17

风险提示 17

图表目录

图1:相同因子和约束,不同基准的超额回撤差别较大 5

图2:相同基准和约束,不同因子超额回撤节奏不一 5

图3:风格约束调整对超额回撤有较大影响 6

图4:个股权重相对偏离是重要的风险来源 6

图5:风格行业约束下,截面收益离散度下降 7

图6:严约束不等价于低回撤 7

图7:行业因子:收益风险比较低 7

图8:风格因子:部分信息比较高,回撤较小 7

图9:vol_stdwei-中证1000指增:部分行业收益风险比较低 8

图10:vol_stdwei-中证1000指增:超额回撤贡献最高5个行业 8

图11:行业内市值风格:收益存在较大差别 9

图12:相近市值敞口,可提供收益或存在不同 9

图13:个股残差收益分布:部分时点波动放大 10

图14:残差日频相关性:转向通常对应超额的回撤 10

图15:小市值股票残差收益波动更大 10

图16:残差日频相关性:行业间存在差别 10

图17:中证1000指增:波动率和流动性负超额显著 11

图18:vol_stdwei:部分行业因子转向,超额贡献为负 11

图19:vol_stdwei-中证1000指增:严约束回撤得到控制 11

图20:vol_stdwei-中证1000指增:部分时点未有效降低回撤 11

图21:负超额最高10个行业:2024/10/9 12

图22:负超额最高10个行业:2024/10/18 12

图23:电子行业:流动性和价值负超额贡献较高 12

图24:计算机行业:流动性、贝塔和价值负超额贡献较高 12

图25:全市场模型解释度:区间整体高于历史均值 13

图26:电子和计算机行业模型解释度显著较低 13

图27:主动权重和超额贡献:电子行业 13

图28:主动权重和超额贡献:计算机行业 13

图29:回归视角,vol_stdwei与市值、波动率存在隐含相关性 14

图30:回撤时点,vol_stdwei剥离了部分波动率定价贡献 14

图31:多数行业内解释度高于全市场,机械最低,银行最高 15

图32:行业涨幅和模型解释度:电子行业 15

图33:行业涨幅和模型解释度:医药行业 15

图34:基准涨跌幅和指增超额收益:沪深300 16

图35:基准涨跌幅和指增超额收益:中证1000 16

图36:市值风格和市场涨跌幅呈弱负相关 16

图37:波动率风格和市场涨跌幅呈强正相关 16

图38:标的市值敞口与个股收益呈强正相关 17

图39:标的波动率敞口与个股收益呈强正相关 1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表1:模型解释度:行业重要性大于风格,风格大于指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超额收益风险管理三部曲

超额收益由择时收益、行业收益、风格收益和选股收益构成,回撤亦然。实际管理中,何时收紧风险敞口,风险模型为什么有时候会失效?超额回撤出现的过程可总结为:模型外因素出现,引致市值、波动率、流动性等主要风格出现转向。若阿尔法因子与其存在相关性,或出现失效。所谓的失效,即因子与残差收益的相关性出现转向。此时收紧敞口能否控制回撤,取决于风险模型的解释度。若模型解释度能够匹配市场波动程度,约束敞口大概率可降低回撤,否则严约束或反而会加剧收益回撤。不论是风格因子还是阿尔法因子,其对标的收益的弱预测能力,使得多数情况下整体线性相关性强于局部。因此敞口能管理的仅为线性部分,例如2024年初的非线性市值大幅转向引致的超额回撤。非线性部分即在残差收益中,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风险模型解释度均值在各个市场多数在40%或以下。

在前期系列报告中,我们就超额回撤现象进行了逐步深入的讨论。风险端的影响远大于阿尔法端,因此初始时认为应纳入新的风险因子来强化管理能力。研究发现一方面这种思路更多偏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35600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10423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