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VIP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卖炭翁;

文学常识 解题

作者简介;

●乐府诗

●叙事诗

●讽喻诗;

“新乐府”在古代文学史上,即“新题乐府”,相对于古乐府而言.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准。

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到白居易、元稹大力提倡。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

生。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著有

《白氏长庆集》。《长恨歌》《琵琶行》。倡导了“新乐府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的诗,

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讽喻诗。与元稹zhěn齐名,并称“元白”。曾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后改任忠州刺史后又拜尚书司门员外郎。;

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

(809)。题下自注:“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

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自唐德宗贞元(785—805)末年起,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由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又称“白望”(言使人于市中左右望,白取其物)。太监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害。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门外泥地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

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

二读:明内容

1、南山——即终南山。

距离长安城四十余里,它山深林密,荒凉险恶,人迹罕到,常有豺狼出没。

2、宫市——宫市是中唐以后,皇帝直接掠夺人民财物的一种最无赖的、最残酷的方式。旧制,宫廷里需要的日用品,由官府承办,向民间采购。德宗贞元末年,改为由太监直接办理,他们不携带任何文书和凭证,看到所需的东西,口称“宫市”,随意付给很少的代价,还要货主送到宫内,并向他们勒索“门户钱”和“脚价钱”。

“多以红紫染故衣、败缯,尺寸裂而给之。”

——《资治通鉴》;

1、诗歌出现了哪些人物?

卖炭翁和黄衣使者白衫儿(宫使)

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一个卖炭翁烧的一车炭最终被宫使用半匹红

绡围绕绫掠态分为哪几个层次?

烧炭——运炭——卖炭——失炭;

全诗是如何是刻画卖炭翁的?;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肖像描写)

烧炭艰辛生活艰难年岁已高;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生活困苦、艰辛

本应因“衣单”盼天气暖和,却为了炭价高一点而“愿天寒”的矛

盾心理,点出卖炭翁的无奈和艰难,表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

辙。牛困人饥日已(动作描写)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全诗又是如何是刻画官吏的?;

(肖像描写)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趾高气扬、横冲直撞。;

一连串的动作刻画出宫使蛮不讲理、横行霸道、仗势欺人的丑恶

面目。;

那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表现人物性格

的呢?试作分析。

对比;

衣正单

写出卖炭翁买衣食的迫切心情及艰难处境

愿天寒;

满面尘灰烟火色

卖炭翁和官吏的形象

劳动者艰难辛苦

宫使骄横清闲;

对比之处

一车炭,千余斤

碳的价值与所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

作者通过对诗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