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道中》教学设计 教案1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pdfVIP

《三衢道中》教学设计 教案1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三衢道中》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三衢道中》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中的

一首诗,作者是南宋诗人曾几。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三衢山水的途中

看到的风景。前两句写景,描述了梅子黄透了,熟得透着发亮,缀满

了枝头,和蔚蓝的天,洁白云朵相映成趣的景象。后两句虽然也写景,

但更是写出了作者深切地感受到了梅子黄熟季节的深浓春意,让读者

体味到作者观景时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

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尤其是后两句,更蕴含着作者对人

生的喜悦心情。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诗中所描写的画面。

4.感受诗句所描绘的自然美,体会诗人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三衢道中》,并说说诗中所描写的画面。

教学难点: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词卡片或课件。

学生:收集有关曾几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吗?(学生背

诵相关的诗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夏天的古诗《三衢道中》。

(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曾几。(指名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曾几的资料)

3.教师介绍“三衢山”的由来。(利用简笔画展现三衢山)因三条支

流蜿蜒其间,盘旋山间,形如三衢,而得名“三衢山”。衢的意思是

四通八达的大路。唐代诗人李绅在《宿瓜州》中曾写道:“夕看江去

春寒浅,夜到三更月在天。”苏轼赞其文为“烂银盘涌出东方月”,由

此可知,“三衢”一名,古已有之。而“道中”,即途中。这“途中”

可以是归途中,游途中,也可能是行旅途中。

(二)作者简介

曾几(1084—1166),南宋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浙江绍兴人。

他与陆游是好朋友,陆游在给他的诗中,就有“我师此诗自题集”之

句。他还是陆游的老师呢!可见地位之高。他反对江西诗派“以文为

诗”的主张,而继承了杜甫讲究词藻、对偶和用事的优良传统。同时

他又以清新圆熟之笔熔铸经史诗文中典重富丽的语汇、境界,使以文

字为工的诗变得醇雅而富有灵性。他的五言古诗写得清丽飘逸,气格

醇厚;七言古诗风格明健爽朗;五言绝句写得笔致空灵;七言绝句则

饶有兴味;各体律诗也轻灵圆美;长调更流丽畅达;所有这些都具有

鲜明的个性特色。他生前写的诗不下千首,现在遗留一十八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诗句。说说诗中所描写的画面。

2.指名交流。(黄梅时节,山间绿树成荫,鸟雀欢鸣,农人正忙着采

茶。整幅画面充满了自然的气息,构成了一幅和谐、自然的田园风光

图。)

3.教师进行总结并指导朗读。(整体节奏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

(四)细读课文,重点品评

1.引导学生思考:

(1)“梅子黄时日日晴”中“黄”指的是什么?“日日晴”又说明了

什么?

(2)“梅子黄时日日晴”这句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小溪泛尽却山行”这句诗中“小溪泛尽”是什么意思?“却”

是什么意思?这句诗中包含了怎样的情感?

(4)“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中“不减”和“添得”分

别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结合诗句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指导朗读。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律,读出景物的美丽和作者的情感。

4.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5.指名读、男女生分句读等。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和节奏等问

题。

6.学生自选一句自己感受最深的诗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

己的理解或感受。可以联系诗句意思来谈,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

验来谈。

7.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诗句所描绘的

生动画面,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8.教师总结:本诗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图,给人

以一种美的享受。下面请同学们试着将整首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语言说

出来。先同位互相交流一下再汇报。

9.指名汇报。(先说每句的意思再说整首诗的意思)

10.教师总结并指导朗读。这首诗在词句上似乎很平常,但却表现出

一种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自然界交替规律相应的和平宁静气

氛,也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在这首诗中,诗

人以明快、简洁的语言,写出了富有诗意的春景之美,传达出的是诗

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11.教师配

文档评论(0)

yadongpopo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