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习作指导:《绿豆发芽记》解析及写作指导.docxVIP

四年级习作指导:《绿豆发芽记》解析及写作指导.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年级习作指导:《绿豆发芽记》解析及写作指导

原题回放

本次四年级习作要求以《绿豆发芽记》为题,围绕“观察与发现”主题展开写作,字数300-400字。需记录绿豆每天的生长变化(如第一天吸水变大、第二天冒出白芽、第三天芽体变长等),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如选豆、浇水、换水等),并表达观察过程中的好奇、兴奋等真实感受。

题目解析

概念界定

“观察与发现”是本次写作的核心,要求学生通过连续、细致的观察,记录绿豆发芽的客观变化(如形态、颜色、大小),同时融入主观感受(如期待、惊喜),体现“从现象到认知”的发现过程。

现象原因

绿豆发芽的科学原理:绿豆种子吸水后膨胀,种皮破裂,胚芽在适宜温度下生长,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随后子叶展开。写作时需将科学现象转化为儿童化的观察语言(如“小绿豆喝饱水后变胖了”“白芽像害羞的小尾巴探出来”)。

行动做法

有序观察:按时间顺序记录(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标注关键变化节点;

多感官描写:用眼睛看颜色形状、用手摸软硬变化、用鼻子闻气味(如清新的豆香);

双线并行:既写绿豆的“变化”,也写“我”的行动(如“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给绿豆换水”)和心理(如“担心芽儿被晒坏,赶紧搬到窗边”)。

标题举例

《绿豆变形记:我的观察日记》

《小绿豆的“成长朋友圈”》

《会“跳舞”的绿豆芽》

《从硬豆子到绿衣裳——我的发芽实验》

论据素材

绿豆生长关键阶段描写

第一天:绿豆硬邦邦的,像绿色的小石子;泡水后鼓胀成“绿胖子”,种皮起皱,像老奶奶的皱纹。

第二天:种皮裂开小口,冒出针尖大的白芽,像字母“Q”的小尾巴;芽尖微微弯曲,摸起来软乎乎的。

第三天:白芽变长变粗(约2厘米),顶端出现细小绒毛(根毛);子叶微微张开,露出嫩黄的“小舌头”。

操作过程细节

选豆:“挑出颗粒饱满的绿豆,像选小士兵一样严格。”

照顾:“每天早晚各换一次水,水要晾至温水,生怕冻着小芽。”

意外:“第三天忘记换水,绿豆有点发黏,赶紧用温水冲洗,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

情感表达词汇

期待:“晚上躺在床上,总想着绿豆会不会偷偷发芽。”

惊喜:“看到白芽冒出来时,我差点跳起来,赶紧喊妈妈来看!”

自豪:“看着芽儿一天天长高,觉得自己像个小园丁。”

佳作展示

范文:《绿豆发芽记》

上周科学课,老师让我们观察绿豆发芽。我挑了一把圆滚滚的绿豆,把它们泡在浅盘里,像给小宝贝们铺了张水床。

第一天,绿豆还是硬邦邦的“绿小子”。可到了晚上,它们喝饱水,一个个鼓成了“绿气球”,种皮皱巴巴的,像刚睡醒的小宝宝揉着眼睛。我小心地给它们换了水,心里默念:“快长大呀!”

第二天一早,我冲到阳台,惊喜地发现:好几颗绿豆的肚皮裂开了!一条雪白的小芽从缝里钻出来,弯弯的像字母“C”。我轻轻碰了碰,软乎乎的,生怕弄疼它。妈妈说这是绿豆的根,我赶紧在观察本上画了个小芽,旁边写着:“今天绿豆长尾巴啦!”

第三天,小芽长得更长了(有我的小拇指指甲盖长),顶端还长出了细细的白绒毛。最神奇的是,有颗绿豆的皮完全掉了,露出嫩黄的子叶,像张开的小翅膀。我给它们搬到阳光充足的地方,看着芽儿在风中轻轻摇晃,好像在跟我打招呼。

现在,我的绿豆芽已经有5厘米高了,绿油油的像一片小森林。这次观察让我明白:只要用心看、耐心等,小小的绿豆也能创造惊喜!

逐段分析

第1段:开门见山交代观察起因,用“绿小子”“水床”等比喻,充满童趣。

第2-4段:按时间顺序写三天变化,每段聚焦一个核心特征(鼓胀→裂皮冒芽→长绒毛),融入“换温水”“画观察本”等动作细节,体现“观察+行动”。

第5段:结尾总结成长结果,点明“用心观察”的主题,情感真挚。

评分展示(满分30分)

内容(10分):9分。完整记录三天关键变化,细节具体(如“子叶像小翅膀”)。

结构(8分):8分。时间线索清晰,首尾呼应。

语言(7分):7分。比喻、拟人手法贴切,符合儿童口吻。

情感(5分):5分。“默念”“差点跳起来”等词句真实展现期待与惊喜。

总分:29分

延伸题目

题目示例:《黄豆成长记》

要求:观察黄豆从泡发到长出豆瓣的过程,记录3-4天的变化,重点描写“豆瓣张开”的细节。

范文举例(片段)

第二天,黄豆的芽比绿豆更“害羞”,只在种皮边缘露出一点点白边,像小姑娘抿着的嘴巴。我把它们移到铺了湿纱布的盘子里,纱布要像盖被子一样轻轻盖在上面。

第四天,最激动的时刻到了!两颗豆瓣“啪”地分开,中间钻出嫩绿色的小芽,像举起的小剪刀。原来豆瓣是给小芽“喂奶”的呀!妈妈说这叫“子叶提供营养”,科学真有趣!

(注:此范文延续“观察+科学认知+情感”的写作模式,可迁移到其他植物观察类作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材料君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