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恶性心律失常护理查房记录
一、疾病介绍
恶性心律失常是指能在短时间内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患者晕厥甚至猝死的心律失常。其主要包括心室颤动、心室扑动、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此类心律失常发作突然,病情凶险,若不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常与心肌缺血、心肌病变、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等因素相关。临床上主要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等手段进行诊断,治疗上多采用药物治疗、电复律、射频消融术及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等方法。
二、病史简介
患者张某,男性,65岁,因“突发心悸、胸闷伴晕厥1次”于2025年7月5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小时在家中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心悸,呈持续性,同时伴有胸闷、气短,随后出现意识丧失,跌倒在地,家人发现后立即拨打120,约5分钟后患者意识恢复,被紧急送往我院。
既往史: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血压达160/100mmHg,长期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尚可;有冠心病病史5年,曾于2023年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植入1枚支架),术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病史。
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16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85/55mmHg。神志清楚,精神萎靡,口唇轻度发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60次/分,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辅助检查:入院时急查心电图示:心室率165次/分,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4秒,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诊断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5ng/ml,肌红蛋白(Mb)80ng/ml,肌钙蛋白I(cTnI)0.3ng/ml。电解质:钾3.2mmol/L,钠135mmol/L,氯98mmol/L。
三、护理评估
(一)生理评估
生命体征:入院后持续监测生命体征,体温波动在36.3-36.7℃,脉搏在150-170次/分之间,呼吸20-24次/分,血压在80-90/50-60mmHg之间。
心血管系统:患者仍感心悸、胸闷,听诊心率160次/分左右,律不齐,偶可闻及早搏。四肢末梢稍凉,甲床发绀,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约3秒。
呼吸系统:呼吸略促,口唇轻度发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动脉血氧饱和度(SpO?)在90%-93%之间(未吸氧状态)。
消化系统:患者无恶心、呕吐,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
泌尿系统:尿量略减少,24小时尿量约800ml,尿色深黄。
(二)心理社会评估
患者因突发晕厥,对疾病预后感到担忧和恐惧,情绪较为紧张,时常询问自己的病情是否严重,能否治愈。家属也表现出焦虑情绪,希望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家庭经济状况尚可,家属对其照顾较为周到。
(三)治疗依从性评估
患者既往能遵医嘱服用高血压和冠心病相关药物,但对此次疾病的治疗方案了解较少,存在一定的顾虑,需要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四、护理问题
心输出量减少:与心律失常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有关,表现为血压偏低、四肢末梢凉、尿量减少。
气体交换受损:与心律失常引起的缺氧有关,表现为口唇发绀、SpO?降低、呼吸略促。
焦虑:与疾病突发、担心预后有关,患者及家属情绪紧张。
潜在并发症:猝死、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加重等。
知识缺乏:与对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护理及预防知识不了解有关。
五、护理措施
(一)改善心输出量
立即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引起窒息。给予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SpO?变化,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
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静脉泵入,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和速度,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如血压下降、心率过慢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条用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另一条用于补充血容量和纠正电解质紊乱。遵医嘱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和氯化钾溶液,纠正低钾血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观察患者四肢末梢循环情况,定时按摩四肢,促进血液循环,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二)维持气体交换
给予鼻导管吸氧,流量2-3L/min,维持SpO?在95%以上。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深度及口唇发绀情况,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整吸氧浓度。
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必要时给予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三)缓解焦虑情绪
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耐心倾听其诉说,给予心理安慰和支持。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减轻其思想顾虑。
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减少外界刺激,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鼓励家属陪伴患者,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