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模拟练习.docxVIP

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模拟练习.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模拟练习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真正的知识分子,必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他们如同暗夜中的灯火,在思想的荒原上开辟路径,在精神的沙漠中播撒绿洲。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呐喊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正是这种精神的集中体现。

②知识分子的精神特质,首先表现为独立思考的品格。他们不盲从权威,不随波逐流,始终保持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巴金在《小狗包弟》中直面自我灵魂的拷问,以真诚的忏悔展现了知识分子的良知与勇气。这种反思精神,让文字超越了个人情感,成为时代的精神镜像。

③其次,知识分子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风骨。梁实秋笔下的梁启超先生,在演讲时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将性情与学问完美融合。汪曾祺描写的金岳霖先生,治学严谨却又天真烂漫,这种反差恰恰构成了独特的人格魅力。他们以真性情立身,为后世树立了精神标杆。

④在浮躁的当下,重拾知识分子的精神遗产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文字中蕴含的勇气、真诚与坚守,如同穿越时空的星光,依然能够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当我们在现实中感到迷茫时,不妨回到这些经典文本中,寻找精神的力量与方向。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迅的呐喊主要体现了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而非社会责任感

B.巴金在《小狗包弟》中的忏悔完全是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

C.梁启超与金岳霖的个性风骨体现在治学严谨与天真烂漫的反差中

D.经典文本中的精神力量能够跨越时空,指引当下的人生道路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灯火为喻,形象阐释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引领作用

B.文章②③段分别从独立思考和个性风骨两个角度展开论述

C.文章引用鲁迅名言和描写梁启超言行,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D.文章先揭示精神内涵,再分析特质,最后强调现实意义,结构完整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真正的知识分子不会轻易被权威或潮流左右思想

B.知识分子的真性情既能体现在文字中,也能表现在言行上

C.当代人感到迷茫主要是因为缺乏知识分子的精神滋养

D.经典文本能够成为精神标杆,与其蕴含的价值追求密切相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讲台春秋

陈之藩

①我见过最好的板书,是在王老师的课上。那不是粉笔字,而是用生命写在黑板上的诗行。每一笔都力透黑板,带着温度与力量,在学生心头刻下深深的印记。

②1954年的秋天,我第一次走进王老师的课堂。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长衫,布鞋上沾着些许泥土,像刚从田间劳作归来的农夫。但当他走上讲台,目光扫过教室时,那份从容与坚定,立刻让喧闹的课堂安静下来。

③王老师讲鲁迅先生的文章,总能出新意。讲《记念刘和珍君》时,他没有直接分析文本,而是先给我们讲段祺瑞执政府的暴行,讲三?一八惨案的细节。讲到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时,他突然停住了,眼角泛起红光。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窗外的秋风在呜咽。

④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缓缓念出这句话,声音不高,却像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那天的课,他没按教案讲,却让我们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哀痛者和幸福者。

⑤王老师的板书自成一格。他写得慢,每一个字都讲究结构,粉笔在黑板上移动的声音清晰可闻。重要的句子他会用红粉笔圈起来,有时还会在旁边画小小的插图:讲到桀骜锋利,就画一把出鞘的剑;讲到殒身不恤,就画一枝傲然挺立的梅花。

⑥有一次,他讲《为了忘却的记念》,写到忍看朋辈成新鬼时,粉笔突然断了。他愣了一下,轻轻放下半截粉笔,说:真正的纪念,不是记住仇恨,而是传承精神。那天放学后,我看见他独自一人在教室擦拭黑板,动作缓慢而郑重,仿佛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仪式。

⑦王老师不只是教书,更在育人。他常说:文字是有温度的,读书要用心去感受。有个同学家境贫寒,冬天穿得单薄,王老师就把自己的旧棉袄送给了他。棉袄里还夹着一张纸条:学问是暖人的火炉,信念是御寒的冬衣。

⑧文革期间,王老师被下放劳动,却始终没有放弃读书。有人看见他在田埂上休息时,还在默诵古诗文。后来恢复教学,他重返讲台,第一件事就是重写被毁掉的教案。那些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的批注里,藏着一个知识分子的坚守。

⑨去年冬天,我去看望王老师。九十高龄的他,依然保持着读书的习惯。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安详而温暖。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各种书籍,其中鲁迅文集的封面上,还留着当年的批注痕迹。

⑩临走时,王老师送给我一本他手抄的鲁迅语录。翻开扉页,是他熟悉的字迹:教育是一棵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小梦想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小助手,资料用不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