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春》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课程标准分析
《春》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以“四季美景”为主题,要求学生能够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并借鉴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作为初中阶段第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本文具有奠基性和示范性作用。
朱自清的《春》写于1933年,当时作者刚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与陈竹隐女士缔结美满姻缘,而后喜得贵子,同时出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人生正值春风得意之时。这种背景使得全文洋溢着对生命的赞颂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语言特色上,本文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结构清晰,依次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最后赞美了春天的新、美、力。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已经具备基本的朗读能力和画面感知力,对“小草钻出来”“蜜蜂闹着”等生动描写容易产生共鸣。但他们往往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多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分析“修辞好在哪”。同时,刚接触初中精读要求,不习惯从字词细节角度解读文本。
三、教学目标
基于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语言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找出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并能分析其表达效果;
思维发展:通过多文本对比阅读,归纳提炼写景散文的共性特点,提升比较分析能力;
审美创造:通过创作“校园春景图”,运用本文所学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文化理解:通过拓展阅读传统诗词中的春天意象,理解春天在中华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理解并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描绘景物中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对春天的独特感悟和思考,以及这种感悟与作者个人经历、时代背景的关联。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源:春天美景视频、音频资料;朱自清简介及写作背景资料;互动学习平台(如希沃白板)。
学习工具:“春日探秘任务卡”、五幅春景图卡牌、修辞手法分析表、多文本对比阅读材料。
教室布置:小组合作式座位安排,创设春天情境的教室环境(张贴春天图片、摆放绿植等)。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寻春之迹—感知全文结构内容
(一)创设情境,导入探秘主题(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没有任何解说只有自然声音的春天视频(鸟鸣、流水声、风吹树叶声),随后出示“春日探秘团”任务书:
“各位探秘员,欢迎接受’春日解码’任务!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用文字封印了一个神奇的春天,我们需要通过合作探究,解开文字密码,释放春天的能量!”
此设计摒弃传统教师介绍方式,通过创设沉浸式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二)合作探秘,梳理文章结构(25分钟)
任务一:春日地图绘制(小组合作探究)
各小组领取任务卡:通读全文,寻找“春之藏宝点”,为每个“藏宝点”(春景图)命名并写出特征关键词。
学生自主阅读,用不同符号标注发现的春天景物;
小组讨论,将发现的景物归类,形成五幅春景图;
每组选派代表在黑板上绘制春日地图结构图,展示本组发现的“春之藏宝点”。
任务二:春日密码破译(交叉评价补充)
各组对黑板上的结构图进行补充完善,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盼春-绘春-赞春”的脉络结构。此环节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合作探究能力。
(三)迁移应用,初试探秘成果(10分钟)
个人独立完成“校园春景快照”任务:选择校园中最能体现春天特点的一处景物,用几句话描写,注意抓住特征。写完后在小组内朗读分享,推选最生动的一位在全班朗读。
此环节将文本学习与生活体验相结合,促进知识迁移应用。
第二课时:析春之法—品味语言特色
(一)聚焦重点,探究修辞魅力(20分钟)
任务一:修辞显微镜(小组合作探究)
各小组抽取一幅春景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或迎春图),深入分析其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填写“修辞分析表”:
原文句子
修辞手法
表达效果
我们的发现
示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拟人
生动写出小草悄然萌发的情态
“偷偷地”赋予小草孩童般顽皮性格
…
…
…
…
任务二:表达工坊
选择文中最精彩的一个修辞句进行“变形实验”(改为平实表达),对比体会原文表达的魅力。
例如:将“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改为“桃花红了,杏花粉了,梨花白了”,通过对比感受原文比喻修辞的生动形象。
此环节通过比较分析,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鉴赏力。
(二)多文比对,发现写景规律(15分钟)
提供对比阅读材料(老舍《春风》、峻青《春雷》等),小组合作探究:“比较这些文章与《春》在写景方法上的异同点?”
通过多文本对比,引导学生发现写景散文的共性特点(如多感官描写、修辞运用、情景交融等),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三)反思总结,提炼写作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日月潭》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 14《小狗学叫》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 2025-202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备考阅读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docx
- 2025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模拟练习.docx
- 2025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模拟练习及答案.docx
- 2025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二轮专题试卷文言文模拟练习.docx
- 2025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卷模拟练习及答案.docx
- 2025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模拟试卷模拟练习及答案.docx
- 2025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