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骨科查房骨折合并术后患者医疗流程提高问题课件.pptxVIP

2025 骨科查房骨折合并术后患者医疗流程提高问题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01前言02病例介绍03护理评估:从碎片化到系统化04护理诊断:从经验判断到证据支持05护理目标与措施:从单一执行到多学科协同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从被动处理到主动预警07健康教育:从出院前交代到全周期陪伴08总结目录

2025骨科查房骨折合并术后患者医疗流程提高问题课件

01前言

前言清晨六点半,我站在护士站整理今日查房清单,窗外的晨光透过玻璃洒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标语上。最近科里收了3例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术后患者、2例老年髋部骨折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例,查房时总感觉流程里有些卡壳——昨天张阿姨术后6小时说伤口疼,护士刚推了止痛药,医生查房时又开了新的镇痛方案;李大爷术后第3天下肢肿胀,责任护士没及时发现腓肠肌压痛,差点漏掉深静脉血栓(DVT)的早期迹象。这些场景让我意识到:随着老龄化加剧、复合伤患者增多,传统的医生开医嘱-护士执行的线性流程已难以应对复杂病例,优化骨折合并术后患者的医疗流程,需要多环节的精准衔接。

今天的查房,我想带着大家从一个具体病例入手,梳理从评估到康复的全流程,看看哪些环节能提质,哪些漏洞能补位。毕竟,对患者来说,一次顺畅的医疗流程,可能就是减少1天住院时间、降低10%并发症风险、早1周恢复行走能力的关键。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先说说我们科刚出院的王叔叔,68岁,退休教师,身高172cm,体重85kg(BMI28.7,超重)。10月12日晨骑电动车时被轿车撞倒,急诊诊断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EvansⅢ型)、左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8.5mmol/L)、高血压2级(平时规律服用氨氯地平,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

10月14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左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手术时长90分钟,出血量约200ml,术中血压波动在140-155/85-95mmHg,术后安返病房。

病例介绍术后第1天(10月15日):主诉右髋部疼痛(NRS评分6分),右下肢轻度肿胀(髌骨上10cm周径较左侧大2cm),足背动脉搏动可,皮肤温度正常;左腕部石膏固定在位,末梢血运好;空腹血糖10.2mmol/L,C反应蛋白(CRP)28mg/L(正常<10);患者焦虑,反复询问能不能走路会不会残废。

术后第3天(10月17日):右髋部疼痛缓解(NRS评分3分),但右下肢肿胀加重(髌骨上10cm周径差3.5cm),腓肠肌轻压痛(Homan征可疑阳性);空腹血糖9.1mmol/L;床旁超声提示右下肢股静脉血流缓慢,未见明确血栓。

术后第7天(10月21日):开始坐起训练,右髋主动屈曲达60;空腹血糖控制在7.2mmol/L;D-二聚体由术后第1天的2.8μg/ml降至1.2μg/ml;患者情绪明显好转,能配合踝泵运动。

病例介绍术后14天(10月28日):拆线,伤口甲级愈合;右下肢周径差缩小至1cm;拄拐可短距离行走;空腹血糖6.8mmol/L;顺利出院。

这个病例里,患者的复杂性很典型——老年、肥胖、双骨折、基础病,每一个因素都可能影响术后恢复。而我们的流程在早期评估、多学科协作、并发症预警上暴露了问题,也在后续调整中找到了优化方向。

03护理评估:从碎片化到系统化

护理评估:从碎片化到系统化刚工作时,我总觉得护理评估就是量量血压、问问疼不疼,但现在明白,这是整个医疗流程的地基。针对骨折合并术后患者,评估必须覆盖生理-心理-社会三维,且要动态更新。

生理评估:抓住关键指标生命体征与疼痛:术后24小时内每2小时监测血压(尤其合并高血压患者,避免低血压影响骨痂血供)、心率(>100次/分可能提示疼痛或血容量不足);疼痛评估用NRS评分(0-10分),但要注意老年患者可能表述不清,需观察表情、肢体动作(如皱眉、下肢躲避触碰)。王叔叔术后6小时NRS评分6分,但他说能忍,直到护士发现他额头出汗、呼吸浅快,才确认疼痛未控制。

伤口与肢体循环: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王叔叔术后第1天敷料有3cm×3cm渗血,及时汇报医生调整加压包扎);触诊肢体远端皮肤温度(比健侧低2℃以上提示循环障碍);测量肿胀周径(固定髌骨上10cm、下5cm标记点,每日同一时间测量)。

生理评估:抓住关键指标并发症预警信号:DVT的三要素——肿胀(周径差>2cm)、疼痛(腓肠肌压痛)、皮温升高;压疮的高危区——骶尾部、足跟(王叔叔术后前3天只能平卧位,我们每2小时翻身并使用减压贴);感染迹象——体温>38.5℃、CRP持续升高(王叔叔术后第3天CRP28mg/L,第5天升至35mg/L,联合医生排查后排除感染,考虑为创伤应激反应)。

心理与社会评估:别让焦虑拖慢恢复王叔叔刚术后时总说我这把老骨头完了,后来我们发现,他是担心拖累子女——儿子在外地工作,女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