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野望》知识点总结、随堂练习.docxVIP

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野望》知识点总结、随堂练习.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文学常识:

1.?作者:王绩(约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唐朝诗人

二、默写

王绩在《野望》中以叠词勾勒全景式秋野画面,写出山林尽染秋色、落日余晖遍洒的句子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在《野望》中,通过描写“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秋野静景与“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动态,形成动静相衬的画面。

《野望》中,诗人借伯夷、叔齐典故,含蓄表达对隐居生活向往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三、重点句子赏析:

诗歌以《野望》为题,读首联,找找诗人“望”的时间、地点,感受诗人“望”的心境。“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徙倚”呼应尾联,表现诗人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诗人“望”到了怎样的景色?“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远景静态。描绘画面:夕阳余晖晕染下,层层树林都染上了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着落日的余晖画面静谧辽阔,既显秋意浓重,又含时光渐晚的萧瑟感。“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近景动态。与颔联动静结合。牧人、猎马的动态画面,赋予秋野生活气息,却以他人的“归”反衬出诗人的“独”,强化孤独无依之感。

尾联化用典故,有何表达作用?用“采薇”的典故,诗人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士,抒发了诗人孤寂惆怅的心情、并含蓄表达隐居的愿望。??????????????

四、随堂练习:

1、下面对《野望》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首联用典表达了诗人一种孤寂无依的愁绪,“望”字引出中间两联对景色的描绘。

B.颔联写染上金黄秋色的树林,在夕阳余晖中起伏的山峦,宁静、开阔、美丽。C.颈联中牧人与猎马的特写使整个画面动了起来,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D.尾联以“长歌”做结,在美丽的秋色中,诗人终于将自己满怀的愁绪排解殆尽。

D.尾联直抒胸臆。诗人从美好而热闹的场景中回过神,又回到了起始的心境之中了,更加平添了一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苦闷惆怅的心绪。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交代了野望的时间、地点及诗人的心情。“徙倚”二字,点明作者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

B.颔联和颈联主要写景,由近及远,描绘了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恬淡自然,温馨宁静。

C.尾联运用典故,抒发感情,田园生活的静谧和安闲冲淡不了诗人的忧郁,他感觉自己无法融入其中,只好向先贤那里寻找慰藉。

D.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意境清新恬淡,一扫齐梁以来绮靡的诗风,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

B.“由近及远”有误,应为“由远及近”,“温馨宁静”表述不够准确,因为作者心绪的原因,景物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冷清的色彩

3、阅读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乙】【链接材料一】

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①间有仲长子光②者,亦隐士也,无妻子。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③雁、莳④药草自供。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自号“东皋子”。虽刺史谒见,皆不答。

性简傲⑤,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

(节选自《唐才子传》)

【注】①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②仲长子光:字不耀,洛阳人。③凫:野鸭。④莳:移植。⑤傲:放纵。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遂?相?近?结?庐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东皋薄暮望???薄:

以疾罢归????以:

日与对酌????日:

好饮酒????好: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虽刺史谒见,皆不答。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

(4)品味《野望》颔联中“皆”的精妙之处。

(5)结合材料和注释,探寻“采薇”的内涵。为表达不同情感,“采薇”这一典故可能有三种使用角度:

①伯夷、叔齐扣马而谏。②伯夷、叔齐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蕨而食。

③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野望》侧重从(??)(填序号)角度用典,表达的情感是。

(6)结合【乙】文,分析【甲】诗中王绩“徙倚欲何依”的原因。

(7)【链接材料二】

有一些典故,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可以抒发不同的感情。《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仕周、最终饿死的故事。

请分析下面这首诗和《野望》中作者借“采薇”典故抒发的不同感情。

南安军??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答案:(1)考查断句。句意:所以在相近的地方建了座茅屋。“遂”是句首连词,其后应断开。“相近”为状语,其后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