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远远强于“棍棒出孝子”
小学时我们都学过一首古诗《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首诗原本的意思是:当春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的落下,悄无声息的滋润着大地万物。
现在,这句话又用来表示一种事物对另外一种事物产生积极的正向的影响。
毛毛细雨,虽然弱小、无足轻重、无声无息,但是它爱着大地,所以用默默无言的行为与方式,让别人感受到一种暖意。与无声处的温柔,大地也一点点感受到了,这份暖意水乳交融,互相回馈,和谐地创造出“花重锦官城”的繁华。
而在心理学中,我们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称之为“南风效应”。
01.何为“南风效应”
南风温暖轻柔,北风寒冷刺骨。南风和北风打赌看谁厉害,他们来到街上,看着街上穿得厚实的行人,北风说:“我们看谁能把他们的大衣吹掉,谁就赢”北风好强的先来,他鼓起全身的力气,拼命的吹向行人,突然一阵寒冷的狂风乱起,树叶沙石飞旋而起,行人被北风吹得咪起了眼睛,全身打哆嗦,他们把大衣裹得更紧了,有些甚至还把大衣后面的帽子戴了起来,北风气急败坏。
接下来是南风,南风抿着嘴笑了一下,彬彬有礼的走了过来,他轻轻的吹起一阵阵温暖的风,顿时行人感觉一阵温暖迎面而过,接着一阵阵不断涌入,他们慢慢的感觉有些发热了,慢慢的解开大衣扣子,脱下帽子,南风接着吹,不一会儿,大家纷纷脱下外套。南风赢了。寒冷刺骨,好胜持强的北风输给了温柔轻柔,彬彬有礼的南风。
南风之所以能赢,是因为他顺应了人们的内在需求。这种以满足人的内在需求而达到目的,以启发人的自我反省而自觉的现象也叫“南风效应”。
也是指:即使出于同样的目的,采用的方法不同,最后导致的结果也不同!
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在处理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中,有时候我们不能只是一味的用像北风那样寒冷刺骨的苛刻语言对孩子进行教育,还要学会用南风那样温暖宽容的语言对孩子进行引导。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麻烦和错误,父母和老师除了批评一通,各种道理轮番说教以外,还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举两个孩子的小故事:
有一天,小天在院子里踢球,一不小心把气球踢到了窗户上,砸碎了玻璃,这时正在家里做饭的妈妈火冒三丈,大喊道:“早就和你说了,不要在院子里踢球,你就是不长耳朵,以后你再敢在院子里踢球,看我怎么揍你”!
另一个故事:小苹果放学回到家以后,看到妈妈正在做饭,于是,自告奋勇的来帮忙!她看到妈妈刚做好了一大碗汤,于是,她就说帮妈妈端到饭桌上,可是由于刚做好的汤太烫,小苹果没走两步,就“啪”一声把汤摔到了地上。这时妈妈急忙走出厨房,看见女儿捏着小手,又委屈又害怕的站在那里不敢作声。
看到孩子这个样子,妈妈控制住情绪,心疼的抚摸着孩子说:“妈妈去给你擦点药,一会就没事了”!“可是汤都没了”,妈妈说:“没关系,我可以再做一份,你主动帮妈妈做事,这非常好,不过以后要注意,端这么烫的东西,一定要用湿毛巾护着手,明白了吗”?
其实我们父母的责任,就是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及时的给予提醒,告诉他应该怎样改正,而不是对孩子大吼大叫,刻薄的说话,这样是万万要不得的。即使孩子犯的错误很大,我们也最好严肃的进行指正,而不是用恶毒的语言来骂孩子,这样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破坏我们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加深孩子的怨气,导致隔阂越来越深!
02.温暖沟通胜过棍棒教育
我想,很多90后的子女都经历过爸妈的“棍棒教育”。每次一到学校放成绩,就是家里鸡飞狗跳的时候,没有及格?成绩退步了?比不上别人家孩子?
不要狡辩,一定是你没用心,呼呼上来就是一顿拧耳朵、打手心。不止是在学习成绩上,大到撒谎、打架,小到作业没完成、偷看电视,都是“棍棒”直接招呼上来。
在爸妈的眼里,只信奉一个道理“不打不成器”。而事实上呢,棍棒下成长的孩子表现真的会更为优异嘛?其实不尽然。孩子天性未定,做父母者利用“棍棒”式的手段来规制孩子不走上歪路,是可取的,如果撒谎、偷东西的行为不能得到严厉的制止,孩子也难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但若是事事不问缘由,不分情境,一律以“棍棒”招呼,却是不对。比如爱打人的孩子,每个人都告诉他打人不对,他也知道,可是下次同一个场景,他还是打人。打人的孩子很少有天生喜欢打人的,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
因为他被人欺负了,或者是他以为被别人冒犯了,打人是他自我保护和维护尊严的一种方式,教育者除了批评他打人不对以外,还要告诉他被人欺负和冒犯的时候,除了打人之外我们还有哪些更好的自我保护的方法。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他内在打人的心理动机。
整体来说,当孩子犯下错误后,教育者不分青红皂白的一通批评和“恨铁不成钢”的指责,只会让孩子把心灵上的大衣越裹越紧,接着就会引发一些孩子的心理问题,例如自卑,自闭,孤僻,有的甚至产生怨恨自己的父母和老师,专门和父母唱反调,专门和老师作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df VIP
- 第九版儿科学配套课件-6.2-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ppt VIP
- T_CACM 1601-2024 笑病中医诊疗指南.docx VIP
- 矿山三级(二级)矿量管理办法.doc VIP
- T_CACM 1583-2024 百合病中医诊疗指南.pdf VIP
- 趣味生物知识竞赛100选择题附答案.pdf VIP
- T_CACM 1584-2024 卑惵中医诊疗指南.pdf VIP
- 2025年第二批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所属单位内部遴选及选聘8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T_CACM 1585-2024 产后神志异常中医诊疗指南.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