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颗棉花糖,影响了近60年的幼儿
1960年,著名心理学家萨勒设计了一个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
测试中,他对参与此次测试的孩子们说:“桌上放有2块糖,如果你们能坚持20分钟不吃,等我买完东西回来,这2块糖就给你们。但你们若不能等这么长时间,就只能得1块,现在就能得1块!”
这对于4岁的孩子来说,很难选择——孩子都想得2块糖,但又不想为此等待20分钟,而要想马上吃到糖,又只能吃一块。
实验结果显示,三分之二的孩子选择等待20分钟得2块糖。
不少孩子为了抵御糖果的诱惑,只好把眼睛闭起,或是双臂抱头,或是唱歌、跳舞,还有的孩子干脆躺下睡觉。
另外三分之一的孩子选择吃一块糖,实验者一走,他们就把那块糖塞到嘴里了。
经过12年的追踪,当初熬过20分钟选择2块糖的孩子表现出较强的自制能力,他们善于自我肯定,对自己充满信心,乐于接受挑战;
而选择1块糖的孩子,则表现出犹豫不定、易受挫,自尊心易受伤害。
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结果显示,曾经选择2块糖的孩子在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这就是心理学上最著名的“糖果效应”!
01.“糖果效应”的定义
“糖果效应”即是心理学范畴的“延迟满足”。
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最初是通过对儿童的各种自控和判断实验来预测其长大后个性的效应。
在现在生活中则广泛见于对诱惑自控力。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曾说:“人都会犯错误,多数时皆是由于欲望或兴趣的引诱而犯错的。”
而在人生的旅途上,总是美好伴随痛苦,鲜花穿插荆棘,人的一生,经历再多的美好和痛苦都不可怕,因为它们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历练。
反而,可怕的是那些裹着糖衣的炮弹,表面美好实际上让你更痛苦。
糖果既是所得,是选择把糖果马上吃掉还是暂时忍耐从而获得更多更大的糖果。
是否能够有耐心与自控力选择延迟满足,将会带来完全不同的人生。
它的发展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人际关系、成功适应自然的必要条件。
02.延迟满足的生理基础
1998年,心理学巨匠Baumeister提出了自我损耗理论。
他认为:延迟满足的本质,就是一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强的人,就更容易抵抗即时的诱惑,去做更加长期的事情。
进一步,Baumeister的自我损耗理论还认为:
1)意志力是一种“心理能量”,你每使用一点,它就会消耗一点。
2)它的生理基础是糖。一杯加了糖的柠檬水,就能快速有效补充意志力。
3)它就像肌肉一样,可以通过锻炼来加强。经常训练它,就可以提高你的意志力。
这个理论看上去实在太简洁、太美妙了,又跟我们的直觉无比契合。
因此,自我损耗理论提出来之后,就立刻风靡全球,被无数人奉为圭臬。说它是21世纪初影响力最大的心理学理论,也不为过。
我想,现今在读这篇文章的朋友,可能有不少人一直在用延迟满足来要求自己,或者用它来教育孩子。对吗?
但是,自我损耗理论真的是对的吗?延迟满足真的那么重要吗?
女友L的儿子3岁,行为规矩,很少哭闹,让我们羡慕不已。
说起带娃妙招,L有条“制胜法宝”:延迟满足。
当L的儿子还是个小婴儿,想吃奶要扯着嗓子哭够3分钟才会等来妈妈的怀抱;想要某样玩具,玩具就在手边L也会等一会儿才给拿;想吃零食,必须努力表现才能得到……
一个看起来很有自控力的小男生就这样炼成,L对自己的教育成果亦相当满意。
一天我们聚餐,L去洗手间,她儿子看妈妈走远,立刻抓起刚才妈妈不许他吃的零食塞进嘴巴,然后又抓起一把……等L回来,儿子已然成为乖宝宝。
餐后大家逛商场,L的儿子站在一排玩具车前,眼睛放光,L像往常一样转身离开。我在不远处,看到L的儿子在妈妈背后,狠狠踢了小汽车一脚,又把一排玩具车都推倒,才紧跑几步跟上妈妈……
这个妈妈引以为豪的乖男生,长久以来压抑自己的愿望,不敢对妈妈提要求,也不敢反抗妈妈的命令,只能通过极端方式发泄情绪,甚至,跟妈妈相处时都透露着疏离和冷漠。
这一切,都是被误读的“延迟满足”惹的祸。
所以总的来说,孩子是否能够延迟满足,是他大脑发育程度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也就是说:父母本身是否比较优秀,以及能否让孩子无压力地成长、避免对大脑发育产生影响,才是决定孩子将来成就的重要因素。
03.如何正确运用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不只是等待,而是学会等待。
在等待与忍耐中把握机会,厚积而薄发。放慢步调并不会阻碍目标的实现,糖果效应运用得当,往往事半功倍,收获更多。
简单来说,想要孩子真正学会延迟满足,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1).不要刻意考验孩子
有“延迟满足再研究”小组,把传统的棉花糖实验改为了两步:
在第一步中告诉孩子,如果等待,将得到“更好的蜡笔”,第二步则沿用传统的棉花糖实验。
实验者把孩子分成两组,A组由“可信的大人”主导,在第一步中兑现了承诺;
而B组孩子则由“不可信的大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升初语文阅读考点 专题五 写人记事类文章阅读指导 专练卷(含答案)人教统编版.doc VIP
- TCSAE-功能型无人车 自动驾驶功能场地试验方法及要求.pdf VIP
- 机械制图与CAD基础习题集第2版包玉梅习题答案.pdf
- FZ_T07037-2024《纺织企业水重复利用率计算方法》.pdf VIP
- 《企业财务会计习题与实训(第5版)》课后参考答案1-4章程运木.doc
- 人才素质盘点方案.pptx VIP
- 2023天健校招笔试题型.pdf VIP
- 必修下教材文言文逐篇过关挖空训练(二)(解析版)-202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诗文(全国通用).pdf VIP
- 必修下教材文言文逐篇过关挖空训练(一)(解析版)-202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诗文(全国通用).pdf VIP
- 天健笔试押题校招.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