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三峡》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言文——《三峡》。本次说课将围绕“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小结、结束语”八个维度展开,力求清晰呈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路,让学生在感受文言文魅力的同时,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一、说教材
《三峡》选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篇兼具地理科学性与文学审美性的经典散文。作为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单元以“自然风光”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学习写景抒情的手法。
从教材定位来看,《三峡》是学生在七年级掌握文言文基础(如字词释义、简单句式)后,接触的一篇“长篇”写景文言文,承担着“巩固基础、提升能力”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文本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等经典语句,需学生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如“自”“绝”“属引”等);另一方面,文章以“山—水”为脉络,按“夏—春冬—秋”的季节顺序描写三峡景色,层次清晰、语言凝练,是学生学习“定点观察、有序写景”的绝佳范例。
此外,《三峡》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郦道元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摹,既体现了古人对地理的探索精神,也传递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热爱,这与新课标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审美情趣”的要求高度契合,能帮助学生在文言学习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已具备初步文言阅读能力,但对写景手法、情感表达的深层理解仍需引导),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维: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积累并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如“阙”“自”“绝巘”“属引”等)的含义,理解“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清荣峻茂”等四字短语的意思;
2.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清文章“总写山—分写四季水”的写作脉络;
3.初步掌握“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结合”“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批注+小组合作”的方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梳理文意,提升文言自主阅读能力;
2.通过“对比品读”(如夏季江水与春冬江水的特点对比),体会作者写景的层次感与精准性;
3.通过“想象画面”“情景再现”等活动,将文字转化为具象景观,提升文学审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自然之美,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体会郦道元在文字中蕴含的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
3.激发对古代地理散文、《水经注》等传统文化典籍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基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
(一)教学重点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做到熟读成诵;
2.理清文章写作脉络,把握三峡四季景色的不同特点(夏季:凶险迅疾;春冬:清荣峻茂;秋季:凄清悲凉)。
设定依据:文言学习的核心是“字字落实、句句疏通”,只有掌握字词含义、理清文脉,才能进一步赏析手法、体会情感;而三峡四季景色的差异是文章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的基础。
(二)教学难点
1.理解并分析文中“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结合”“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如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山之高峻;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动静结合写春冬江水之美);
2.体会作者在描写秋季景色时蕴含的“凄清”情感,理解景与情的关联(如“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对氛围的渲染)。
设定依据:八年级学生对“写景手法”的认知仍停留在“找形容词、找比喻”的浅层阶段,对“侧面烘托”“动静结合”的深层手法缺乏敏感度;同时,古人“借景抒情”的含蓄表达,需要结合时代背景(郦道元写景的客观与主观情感的融合)引导,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四、说教法
为突破重难点,贴合学生认知,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法:
1.诵读法:通过“范读—跟读—指名读—齐读”的分层诵读,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文言韵律与景色特点;
2.情境教学法:借助三峡实景图片、视频片段、古筝配乐等素材,创设“身临其境”的氛围,帮助学生将文字转化为画面;
3.问题引导法:设计“阶梯式问题”(如“作者写山用了哪些词语?”→“‘不见曦月’说明山有什么特点?”→“这种写法和直接说‘山很高’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理解内容与手法。
五、说学法
遵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下册统编版《公民基本义务》说课稿.docx
-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说课稿.docx
-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说课稿.docx
- 外研社版八年级上册Unit 2 The WWF is working hard to save them all.说课稿.docx
- 七年级上册统编版历史《东汉的兴衰》说课稿.docx
- 外研社版九年级上册Unit 1 I have some photos that I took in Australia last year. 说课稿.docx
-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说课稿.docx
- 外研社版八年级上册Unit 2 Arnwick was a city with a population of 10,000,000. 说课稿.docx
- 《短文两篇 谈读书》说课稿.docx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说课稿.docx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英语Lesson 4 Animal Talk说课稿.docx
-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6 我们神圣的国土》说课稿.docx
- 《登勃朗峰》说课稿.docx
- 外研社版八年级下册Unit 2 We have not found life on any other planets yet.说课稿.docx
-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书包》说课稿.docx
- 八年级下册《核舟记》说课稿.docx
-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docx
-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说课稿.docx
-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说课稿.docx
-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稿.docx
最近下载
- 第4课 认识编码 课件 黔科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ppt
- 漫漫自考路,悠悠自学情.docx VIP
- 2025年国培卫健、粤医云3月临床医学、全科医学答案.docx VIP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二单元测试卷-2(无答案).docx VIP
- 2024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型(浙江专用)压轴题06 相似相关压轴题(教师版).docx VIP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猜猜他是谁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PSP版波斯王子启示游戏攻略.doc VIP
- 2025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练:二次函数综合(面积问题)(含解析).docx VIP
- 2009~2012社保缴费基数(全国).pdf
- 2025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练:二次函数与圆综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