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课件
01前言
前言站在护士站的窗前,望着走廊里坐着的李爷爷——他78岁,患精神分裂症20年,最近总把早饭后该服的奥氮平藏在舌下,等我们转身就吐进垃圾桶。这样的场景,我在老年精神科病房见了太多次。
202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3亿,其中老年精神障碍患病率已攀升至15.7%(《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21-2025)》数据)。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抑郁、慢性精神分裂症……这些疾病不仅折磨患者,更因治疗依从性差(临床统计约60%的老年患者存在不规律服药问题),导致病情反复、住院次数增加、家庭负担加重。
治疗依从性,是打开老年精神障碍治疗之门的“钥匙”。但这把钥匙并不好握——认知衰退让患者记不住服药时间,药物副作用(比如手抖、便秘)让他们恐惧,病耻感使他们抗拒“精神病”标签,子女工作繁忙导致监督缺位……这些交织的难题,需要护理人员用更细腻的观察、更人性化的干预去破解。
前言今天,我想以去年全程照护的一位患者为例,和大家聊聊“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的实践与思考。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2023年9月,72岁的王奶奶被女儿搀进病房时,头发蓬乱,眼神涣散。她的病历上写着:“阿尔茨海默病(中度)伴发精神行为症状2年,近3个月拒绝服用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出现夜间游荡、辱骂家属、撕毁衣物等行为,家属无法照护,收治入院。”
王奶奶有高血压病史10年,长期服用氨氯地平;老伴5年前去世,独女在外地工作,平时由保姆照顾。入院时MMSE(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12分(重度认知损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21分(中度抑郁)。最棘手的是,她多次将护士递来的药含在嘴里,趁人不注意吐进茶杯,甚至把药碾碎掺进痰盂——用她女儿的话说:“她总说‘我没病,吃毒药干嘛’。”
这样的病例,像一面镜子,照见了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多重困境:认知障碍导致“记不住”、精神症状引发“不承认有病”、家庭支持不足造成“无人管”。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面对王奶奶,我们首先做了系统的护理评估——这不是简单的“查体温、问吃饭”,而是要像侦探一样,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抽丝剥茧,找出影响依从性的“元凶”。
生理评估:衰老与疾病的双重挑战王奶奶的生理状态是依从性的“基础盘”:
认知功能:MMSE评分12分,提示重度认知损害,表现为近事遗忘(记不住10分钟前是否服药)、执行功能下降(无法按医嘱区分早晚药)、视空间障碍(认不出药盒上的标识);
躯体疾病:高血压控制不佳(入院时血压165/95mmHg),长期便秘(3-4天排便一次),奥氮平本身会加重便秘,这成了她抗拒服药的“导火索”(她曾说“吃药后肚子胀得难受”);
药物代谢: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药物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易波动——这意味着漏服或自行减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复,而过量又可能引发中毒。
心理评估:病耻感与恐惧的交织精神障碍的“病耻感”像无形的枷锁:王奶奶总说“我没疯,你们别骗我”,这源于她对“精神病”的污名化认知(她年轻时见过邻居因精神问题被嘲笑)。此外,药物副作用(如服药后头晕、手抖)让她产生“药物有害”的恐惧,这种负性体验强化了拒药行为。
社会环境评估:支持系统的薄弱0504020301家庭支持是依从性的“外部支柱”,但王奶奶的支持系统几近崩塌:女儿工作繁忙,每月仅能探望1-2次,对母亲的病情认知停留在“脾气不好”;保姆文化程度低(小学未毕业),无法识别药物种类,更不会观察服药反应;社区资源匮乏,没有定期随访的精神科护士,家庭用药指导缺失。这次评估让我们明确:王奶奶的依从性问题,是“认知衰退+躯体不适+心理抗拒+社会支持不足”的多重叠加。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治疗依从性低下与认知功能减退、药物副作用体验、病耻感有关(首要问题);家庭照护能力缺陷与照顾者疾病知识缺乏、照护技巧不足有关;基于评估结果,我们列出了核心护理诊断:潜在并发症:药物中毒/病情复发与不规律服药导致血药浓度波动有关;便秘与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活动量减少有关(这是直接影响依从性的躯体症状)。这些诊断环环相扣——依从性低下导致病情波动,病情波动又加重家庭负担,而家庭照护能力不足反过来加剧依从性问题。010203040506
05护理目标与措施
护理目标与措施我们为王奶奶制定了“短期(2周)-长期(出院后3个月)”递进式目标:短期目标是“患者能在提示下完成每日服药,无拒药行为”;长期目标是“家庭掌握规范照护技巧,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规律服药率≥90%”。围绕目标,我们从“患者-药物-家庭”三个维度展开干预。
针对患者:用“认知锚点”重建服药习惯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