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远程精神护理症状监测课件
01前言
前言站在2025年的春天,我翻看着桌上一沓厚厚的随访记录——这是过去三年里,我参与的远程精神护理项目中积累的真实案例。纸页间夹着的,有患者通过视频通话时泛红的眼尾,有智能手环传回的异常睡眠数据截图,还有家属深夜发来的语音:“张护士,他今天又说‘窗外有人骂他’了。”这些碎片让我愈发确信:在精神卫生需求井喷的当下,远程症状监测早已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我国精神障碍患病率已达17.5%,其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超1600万。传统的“门诊-住院”模式,让患者在院外的“真空期”成为病情波动的高发段——我曾见过一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出院时明明状态稳定,却因家属未及时发现晨间情绪低落、夜间睡眠缩短,两周后就因躁狂发作急诊入院。而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2025年的远程监测系统已能实现“症状捕捉-数据预警-实时干预”的闭环:智能腕表能监测心率变异性(HRV)预判焦虑发作,情绪识别APP通过微表情分析捕捉抑郁信号,甚至语音识别技术能从患者通话中提取“无望”“累”等关键词触发预警。
前言这课件的意义,不是空谈技术,而是回到护理的本质——用“有温度的科技”守住患者的每一个“关键48小时”。接下来,我将以近期跟进的一个典型案例为线索,和大家拆解远程精神护理症状监测的全流程。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先和大家说位“老熟人”——42岁的李女士。她是我三年前在病房管过的患者,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伴精神病性症状”,当时因“自责、失眠、幻听(耳边有声音说‘你不配活’)”住院28天,经药物(丙戊酸钠+舍曲林)、MECT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从32分降至8分,于2024年12月15日出院。
但出院不等于“安全着陆”。李女士的情况有几个高危点:其一,她独居,女儿在外地读大学,日常主要靠社区网格员每周一次上门探访;其二,她曾有两次出院后1个月内复发史,诱因均为漏服药物+幻听复现未及时干预;其三,她对“远程监测”最初有抵触:“戴个手表就能管我?我又不是犯人。”
病例介绍为降低复发风险,我们为她定制了“2025版远程监测方案”:配备智能手环(监测心率、睡眠、活动量)、情绪日记APP(每日三次主动症状自评)、家属端小程序(女儿可查看数据并接收预警),同时我作为责任护士,每周三晚7点固定视频随访,其他时间通过文字/语音留言保持联系。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要做好远程监测,第一步是“精准画像”。我为李女士做了系统评估,内容覆盖“生物-心理-社会”三个维度,重点关注与症状波动相关的高敏指标。
生理指标评估010203基础数据:身高160cm,体重52kg(近3月波动<2kg);血压120/75mmHg,心率静息时68次/分(正常范围)。药物依从性:出院带药为丙戊酸钠0.5gbid、舍曲林50mgqd,通过智能药盒(每次取药触发记录)监测,前两周依从率100%,第三周出现两次漏服(均为上午忘记)。睡眠监测:智能手环显示,出院第一周平均睡眠时长6.5小时(深睡眠占比18%),第二周开始出现“入睡潜伏期延长”(从30分钟增至50分钟),第三周有2天总睡眠<5小时。
心理状态评估症状自评:情绪日记APP中,李女士每日需勾选“情绪(平静/低落/烦躁)”“是否有幻听(无/偶尔/频繁)”“自杀想法(无/一闪而过/强烈)”。前10天她勾选“平静”为主,但第12天开始,“低落”频次增加,第15天备注:“早上起来胸口像压了块石头”。
认知功能:通过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远程测试,得分28分(正常),但注意力测试(数字广度倒背)从出院时的6位降至5位,提示轻度认知疲劳。
社会支持评估家庭系统:女儿22岁,在读研究生,每周视频联系1-2次,对母亲病情认知较清晰,但缺乏“早期症状识别”知识(如曾认为“偶尔情绪低落是正常的”)。
社区资源:所在社区有精防医生,但随访频率为每月1次,与远程监测形成互补。
技术适应度评估这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患者能否“用得好”设备,直接影响数据质量。李女士初期对智能手环充电、APP操作不熟练,曾因忘记充电导致数据断档2天。我们通过视频指导她设置“每日21点充电”闹钟,并让女儿远程协助绑定设备,两周后她已能独立完成操作。
评估结论:李女士处于“病情波动预警期”,核心风险点为“睡眠质量下降+情绪低落频次增加+药物漏服史”,需通过远程监测重点捕捉这三个指标的变化趋势。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基于评估结果,我列出了三个优先级最高的护理诊断:
1.有病情复发的危险:与睡眠紊乱、情绪低落频次增加、药物依从性波动有关
依据:双相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堆城汝阳石柱沟水库工程建设监理工作报告.pdf VIP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申报书—以项目为牵引的机器人系统与开发实践课程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5年新高考1卷(新课标Ⅰ卷)语文试卷(含标准答案).docx
- 《恋爱的犀牛》话剧剧本.doc VIP
- 屋顶改造方案.docx VIP
- 部编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3.pdf VIP
- Arduino智能小车避障导航设计.docx VIP
- 县委书记在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调度会上的讲话.docx VIP
- 第11课 整理信息资源 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三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苏S01-2012给水排水图集规范图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