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医确有专长和出师考核(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历届真题及答案(2025年).docxVIP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医确有专长和出师考核(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历届真题及答案(2025年).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医确有专长和出师考核(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历届真题及答案(2025年)

一、中医基础理论真题及答案

题目1:试述“阳胜则热”与“阴虚则热”的病机差异及临床表现区别。

答案:

“阳胜则热”属实热证病机,指机体阳气病理性亢盛,邪热内盛,阴液未衰(或相对不足),以“阳盛”为矛盾主要方面。临床表现为壮热、面赤、烦渴、汗出、脉洪大等实热症状,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阳胜则阴病”,阳盛过久可耗伤阴液,但初期以实热为主。

“阴虚则热”属虚热证病机,因阴液亏损,不能制阳,阳气相对偏亢而致虚热内生。临床表现为低热(午后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虚热症状。其本质是“阴不制阳”,以阴液不足为根本,虚热为标象。

二者关键区别在于:阳胜则热为实热,以邪热亢盛为主,阴液未大伤;阴虚则热为虚热,以阴液亏虚为主,阳气相对亢盛。

题目2:结合五行生克理论,分析“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理论依据。

答案:

根据五行学说,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木乘土)。肝的病变(如肝郁气滞、肝火亢盛)易影响脾的功能,导致肝脾不调或肝胃不和,此即“木旺乘土”的传变规律。《难经·七十七难》提出“治未病”思想,强调在治疗肝病时,需预先调补脾气,防止肝病传脾。

具体机制:肝失疏泄→气机郁结→横逆犯脾→脾失健运(腹胀、便溏、纳呆等)。故治疗肝病(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时,常配伍白术、茯苓、甘草等健脾药物(如逍遥散中白术、茯苓),通过“实脾”(培土)增强脾的抗邪能力,阻断肝病传脾的路径,体现“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治则。

二、中医诊断学真题及答案

题目3:患者男性,45岁,主诉“反复胃脘胀痛3年,加重1周”。现症:胃脘胀满疼痛,痛连两胁,嗳气频作,遇情绪波动加重,纳少,大便不爽,舌苔薄白,脉弦。请进行八纲辨证并分析。

答案:

八纲辨证为:里证、实证、气滞证、肝胃不和证。

分析:①病位在里:胃脘痛属内脏病变,非表证。②病性属实:病程虽3年但加重1周,以胀痛、嗳气、情绪诱发为特点,无明显虚象(如神疲、乏力、便溏等),属实证。③辨证要点:胀痛连胁、嗳气、脉弦,为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之象;情绪波动加重,符合肝主疏泄失常的特征;纳少、大便不爽因胃失和降,传导失职所致;舌苔薄白、脉弦为肝郁气滞之征。综上,证属肝胃气滞(肝胃不和),病位在肝胃,病性属实证。

题目4:简述淡白舌、红绛舌、青紫舌的临床意义及典型主病。

答案:

①淡白舌:舌色较正常浅淡,甚至全无血色。主气血两虚、阳虚。淡白而瘦薄,多为气血不足,舌失充养;淡白而胖嫩,边有齿痕,多为阳气亏虚,水湿内停(如脾肾阳虚,水湿泛溢)。

②红绛舌:舌色较正常红,甚至呈绛红色(深红)。红舌主实热、阴虚;绛舌主热入营血、阴虚火旺。舌红而干,苔黄厚,为实热内盛(如阳明经证);舌红少苔或无苔,为阴虚火旺(如肺肾阴虚);绛舌少苔而润,多为瘀血夹热;绛舌干燥,苔焦黑,为热盛伤津(如热入心包)。

③青紫舌:全舌或局部呈青紫色。全舌青紫主气血瘀滞(如心脉痹阻);舌有紫色斑点(瘀斑、瘀点)主局部瘀血(如肝郁血瘀);舌色淡紫而润,多为阴寒内盛,血脉瘀滞(如寒凝血瘀);舌色紫红而干,多为热盛伤津,气血壅滞(如热入血分)。

三、中药学真题及答案

题目5:比较麻黄与桂枝的功效异同,举例说明临床配伍应用。

答案:

相同点:均为辛温解表药,能发汗解表,用于风寒表证。

不同点:

①麻黄:性温峻烈,发汗力强,主入肺、膀胱经,善开腠理、透毛窍,为“发汗第一要药”;兼能宣肺平喘(治风寒束肺之喘咳)、利水消肿(治风水水肿)。

②桂枝:性温和缓,发汗力较麻黄弱,主入心、肺、膀胱经,能温通经脉(治寒凝血滞之痛经、胸痹)、助阳化气(治膀胱气化不利之水肿、痰饮)。

配伍应用举例:

风寒表实无汗证(如麻黄汤):麻黄配桂枝,麻黄发汗解表,桂枝温通经脉助麻黄发汗,二者相须为用,增强散寒解表之力。

风寒表虚有汗证(如桂枝汤):桂枝配白芍,桂枝解肌发表,白芍敛阴和营,二者调和营卫,治恶风、自汗、脉浮缓之太阳中风证。

题目6:简述黄芪的功效、主治及使用注意。

答案:

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主治:

①脾气虚证:食少便溏、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脾虚水肿(如《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

②肺气虚证:咳喘气短、表虚自汗(如玉屏风散);

③气血亏虚:血虚萎黄(配当归,如当归补血汤)、气不摄血之出血证;

④痹证、中风后遗症:气虚血滞之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如补阳还五汤);

⑤疮疡难溃或久溃不敛:气血不足之痈疽不溃(配穿山甲、皂角刺)或溃后久不收口

文档评论(0)

139****4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