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狂犬病病原学

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外形呈子弹状,病毒粒子由核衣壳和包膜组成。核衣壳包含单股负链RNA基因组,编码5种结构蛋白,其中糖蛋白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的主要抗原,也是狂犬病病毒致病和毒力的关键所在。

狂犬病病毒对热、紫外线、日光、干燥的抵抗力弱,加温50℃1小时、60℃数分钟即失去感染力。该病毒易被强酸、强碱、甲醛、碘、乙酸、乙醚、肥皂水及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去污剂灭活。在冰冻干燥条件下,病毒可以保存数年。

流行病学

1.宿主动物与传染源

-狂犬病的主要宿主动物包括犬科、猫科及翼手目动物,其中犬是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全球范围内,99%的人间狂犬病是由犬传播。蝙蝠是美洲、欧洲、非洲狂犬病病毒的重要储存宿主。此外,猫、猪、牛、马等家畜和野兽如狼、狐狸等也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成为传染源。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看似健康的犬或猫也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外观健康犬的带毒率可达17.6%。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中含有病毒,当这些动物咬伤、抓伤人类或黏膜接触人类破损皮肤时,病毒可进入人体导致感染。

2.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传播:最常见的是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病毒通过伤口进入人体。黏膜也是病毒容易侵入的途径,如眼结膜被病兽唾液污染,病毒可通过黏膜上皮细胞间隙进入人体。

-间接接触传播:在理论上,人如果接触被感染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物品,且自身皮肤有破损,也可能发生间接感染,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3.人群易感性

-人对狂犬病病毒普遍易感。无论年龄、性别、种族,一旦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都有感染狂犬病的风险。暴露于狂犬病病毒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兽医、动物饲养员、屠宰场工人、洞穴探险者、狂犬病实验室工作人员以及与狂犬病病毒、病兽接触机会较多的人员。

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1.发病机制

-狂犬病病毒感染人体后,首先在伤口附近的肌细胞小量增殖,可在局部停留3天或更久,然后入侵人体近处的末梢神经。病毒以较快的速度沿神经的轴突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展,至脊髓的背根神经节大量繁殖,入侵脊髓并很快到达脑部,主要侵犯脑干、小脑等处的神经细胞。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大量繁殖后,从中枢神经向周围神经扩散,侵入各器官组织,尤以唾液腺、舌部味蕾、嗅神经上皮等部位的病毒量较多。

2.临床表现

-潜伏期: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少数情况下可短至数天或长达数年。潜伏期的长短与病毒的毒力、侵入部位的神经分布等因素有关。病毒数量多、毒力强、侵入部位神经丰富、距离中枢神经近,则潜伏期短。

-前驱期:患者常有低热、倦怠、头痛、全身不适,类似感冒,继而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异样感觉,约发生于80%的病例。此期持续2-4天。

-兴奋期:患者高度兴奋,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恐水是本病的特殊症状,但不一定每例都有。典型患者见水、闻流水声、饮水或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严重的咽喉肌痉挛。患者虽渴极而不敢饮,即使饮后也无法下咽,常伴声嘶及脱水。怕风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微风、吹风、穿堂风等都可导致咽肌痉挛。本期持续1-3天。

-麻痹期:患者肌肉痉挛停止,进入全身弛缓性瘫痪,由安静进入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该期持续6-18小时。

实验室检测

1.抗原检测

-直接免疫荧光法(dFAT)是检测狂犬病病毒抗原的经典方法。该方法使用荧光标记的狂犬病病毒特异性抗体,与样本中的病毒抗原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特异性荧光即为阳性。该方法快速、敏感、特异,可用于检测动物脑组织、唾液等样本中的病毒抗原。

-快速狂犬病酶联免疫诊断法(RREID)也是一种常用的抗原检测方法,它通过酶联免疫反应检测样本中的病毒抗原,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快速等优点,可用于大规模筛查。

2.核酸检测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可用于检测狂犬病病毒的核酸。该方法灵敏度高,能检测到极微量的病毒核酸,可用于早期诊断和病毒分型。可采集患者的脑脊液、唾液、皮肤活检组织等样本进行检测。

3.抗体检测

-检测狂犬病病毒抗体可以评估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或判断患者是否感染过狂犬病病毒。常用的方法有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和小鼠脑内中和试验(MNT)。RFFIT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检测方法,它通过观察荧光灶的抑制情况来测定血清中的中和抗体水平。

暴露后处置

1.伤口处置

-伤口冲洗: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

文档评论(0)

183****57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