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阅读试题及答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二语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文章通过描写“我”和小伙伴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

B.《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安塞腰鼓》是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大量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气势恢宏,节奏明快,表达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

D.《灯笼》的作者是吴伯箫,文章以“灯笼”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时代的感慨和担当。

答案:B(A选项《社戏》出自《呐喊》;C选项表述无误;D选项除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对时代的感慨和担当,还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等情感,但主要还是B选项表述最准确全面)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撺掇踊跃家眷大彻大悟

B.脑畔眼眶静穆嘎然而止

C.严峻震撼辐射人情事故

D.斡旋褪色羁拌叹为观止

答案:A(B选项“嘎然而止”应为“戛然而止”;C选项“人情事故”应为“人情世故”;D选项“羁拌”应为“羁绊”)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的演讲抛砖引玉,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引发了现场听众的热烈讨论。

B.小明在学校辩论会上引经据典,强词夺理,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C.面对敌人的进攻,我军战士们前仆后继,奋勇杀敌,表现出了顽强的战斗精神。

D.他办事不与人商量,喜欢自出心裁,不考虑别人的意见,所以常常把事情办砸。

答案:C(A选项“抛砖引玉”是谦辞,不能用于形容别人的演讲;B选项“强词夺理”是贬义词,与赢得掌声的语境不符;D选项“自出心裁”通常是褒义词,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这里用“独断专行”更合适)

4.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比喻)

B.“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排比)

C.“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排比、比喻)

D.“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夸张)

答案:C(A选项是拟人;B选项是反复和拟人;D选项是拟人)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答案:B(A选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C选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D选项语序不当,应先“发现”再“解决”)

6.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思是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好像近在身边。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豁达态度。

B.“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个“蒸”字写出了水汽的弥漫,一个“撼”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突出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

C.“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诗人借“垂钓者”来比喻自己,表达了自己渴望出仕却无人引荐的无奈。

D.“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通过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劳动者对统治者的不满。

答案:C(“垂钓者”比喻出仕的人,而不是诗人自己)

7.下列关于《诗经》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B.《诗经》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的民歌,“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C.《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D.《关雎》和《蒹葭》都选自《诗经·秦风》,两首诗都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

答案:D(《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蒹葭》选自《诗经·秦风》)

8.下列对《桃花源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依次写了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和再寻桃花源,结构严谨。

B.桃花源中的人们生活安宁和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说明他们与外界的人生活方式完全一样。

C.文章结尾写刘子骥“规往”而“未果”,暗示了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D.作者通过描写桃花源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答案:B(“悉如外人”并不是说生活方式完全一样,只是穿着像外界的人,

文档评论(0)

177****60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