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VIP

第14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名篇有《蜀道难》《将进酒》

《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等。他的诗雄

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是浪漫主

义诗人的代表。大李杜,小李杜。

作为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

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

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又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

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

神。。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

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这首诗是诗仙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

别家乡而作。李白在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辞

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

荆门,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

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

挚的感情。此次李白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

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

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

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Ø大声朗读诗歌,读准韵律节拍,读出律诗的韵律美。

渡荆门送别本诗押“ou”韵:

游、流、楼、舟。

jīnɡ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乘船荆门山,在湖北诗人李白25岁时出蜀远游,

渡荆门送别家乡的山水送别诗人。

往楚地。这里指今湖北一带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平旷随的平原野野尽,江入辽大远无荒际流的。原野

译文:(我乘船)远行到荆门山之外,将要前往楚国境内游历。山峦随

着平旷的原野的出现而渐渐消失,江水奔涌着流入辽远无际的原野。

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

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李白从小

仍喜怜爱故生乡活水在蜀,地万,里故以送蜀行地舟为故。乡。

译文: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云彩生起,变幻无穷,形成了海市蜃楼般的景象。我

还是喜爱故乡的水,不远万里送我乘船远游。

Ø首联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点题

«交代地点和事由:远渡荆门,到楚地游历。

«穿针引线、贯串全诗。为下文写景做铺垫:人

随舟行,诗人很自然描绘了沿途所见景色。

Ø颔联写了哪些景?写作角度是什么?

景物:写了高山、平野、江流;

写作角度:从远景、俯视、动景角度来写的

Ø请简要分析“随”“入”好在何处。

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

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一个“入”字,平中见奇,既写出了江流奔腾直泻的情景,又展现了作者激越、

乐观开朗的胸怀。诗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

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Ø颈联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了什么景?写作角度是什么?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江月、云霞;

写作角度:从近景、仰视、静景的角度写

Ø颈联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

的辽阔,天空的高远;“下”字将月拟人化,用海市蜃楼形容江中云霞

之美,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

水中映月图、天边云霞图。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联

想新奇,表现了诗人与月同行、与云同飘的喜悦之情。

Ø请结合诗句说说尾联是如何抒发了感情的?

拟人;将故乡水拟人化,写故乡水送别诗人,

实际上是诗人在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