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新教材核心素养】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7课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教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视频素材)
人教版(2025)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7课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新教材·核心素养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知道明朝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的史事,认识改革在推动社会发展上的重要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知道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认识到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知道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统治等基本史事。了解明清易代的基本线索。(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核
心
素
养
目
标
先导阅读,整体感知
结合本课内容思考,李自成起义的原因是什么?起义结果如何?
政治腐败
社会动荡
李自成起义
张居正改革
推翻明朝
满洲兴起
清军入关
失败
壮大
【相关史事】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到处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沉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
明朝末年的党派斗争从明神宗万历中期开始持续了五十多年,一直到南明王朝灭亡。主要有以浙党为首的五党集团和东林党之争、东林党与阉党之争。这些党派之间争权夺利、互相倾轧,造成明朝末年风雨飘摇的局面。
——尹鑫、刘军民《明朝晚期的党派斗争》
目标导学一: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阅读教材P97,结合材料内容说一说明朝统治存在哪些问题?
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皇帝
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宦官
中央
权倾朝野,专权跋扈
大臣
目标导学一: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阅读教材P98,结合材料思考中央腐败对地方统治有何影响?
地方
官员贪赃枉法,盘剥百姓。
在明代中期的嘉靖时,通行的社会准则就已经是:“贿赂盛行,先朝犹暮夜之私,而今则白日之攫!大臣污则小臣悉效,京官贪则外臣无畏。”
——《明史·杨廷和传》
明末,一名四川官员上奏说:“蜀昔有沃野之说……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
——《明神宗实录》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流离失所。
目标导学一: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天下之势,如沸鼎同煎,无一片安乐之地。贫富尽倾,农商交困,流离转徙,卖子抛妻,哭泣道途,萧条巷陌。
——《明史》
目标导学一: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地方
土地兼并
张居正改革
导致
加速
中央
朝政腐败
财政危机
隆庆五年,全年财政的总收入只有250万两,而支出达到400多万两,赤字超过三分之一。
——刘志琴《张居正评语》
流民遍野
社会动荡
目标导学一: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阅读教材P98,总结张居正改革的基本内容。
时间
措施经济
政治
军事
结果
万历初年(明神宗)
清丈田亩,推行“一条鞭法”
整顿吏治
巩固边防
12岁考中秀才
16岁中举人
23岁中进士
后官至内阁首辅
张居正去世后,明朝的改革举措大多废止。
十年内海寓肃清,四夷詟服,太仓粟可支数年,冏寺积金至四百余万。
目标导学一: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简化了税收手续,减少了地方官吏渔利百姓的行为,政府税收增加,取得了积极成效。
为什么张居正的经济改革被称为“一条鞭法?
将田赋、徭役及其他杂税合并,计入田亩,按银两收税。
实施的效果如何?
明朝国力得到很大发展,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
目标导学一: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家国情怀】通过无锡东林书院可以感受到当时士人们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关注现实生活,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
目标导学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陕北连年大旱,颗粒无收,饥民遍野。
【史料实证】当时的农民生活状况如何?
臣乡延安府(陕北),自去岁一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龙文区龙溪学校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提纲.docx
- 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大单元教学】+素材-【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docx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知识清单(1-10课).docx
- 专题04 世界古代史核心考点必背(35个高频考点).docx
- 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大单元教学】+素材-【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docx
-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提纲【提纲】.docx
- 第16、17课 大国外交 新中国外交成就 +素材.docx
- 第12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大单元教学】+素材-【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docx
- 2025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专题复习考点归纳.docx
- 八上历史期末复习核心知识点.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