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初诊记录
一般信息
患者姓名:林XX
性别:女
年龄:45岁
职业:教师
婚育情况:已婚,育有一女
就诊日期:2024年5月12日
联系方式:13XXXXXX89
主诉
反复头痛伴眩晕3年,加重1周。
现病史
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双侧颞部为主,呈搏动性疼痛,程度时轻时重,劳累、情绪波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稍有缓解。同时伴有眩晕,自觉头部昏沉,视物旋转,行走不稳,如踩棉花感。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血管性头痛”,给予西药止痛、改善循环等治疗,症状有一定缓解,但仍反复发作。
近1周来,因工作繁忙、压力增大,头痛、眩晕症状加重,发作频繁,每日发作23次,每次持续约23小时,疼痛程度较前加剧,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耳鸣、听力下降。睡眠质量差,多梦易醒,饮食减少,小便正常,大便干结,3日一行。
既往史
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
个人史
生于本地,久居当地,无疫区居住史。从事教师工作,工作压力较大,长期伏案工作。平素性格急躁,情绪易波动。有吸烟史10年,平均每日510支,已戒烟2年;偶尔饮酒。
家族史
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无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1.生命体征:体温36.5℃,脉搏8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80mmHg。
2.整体状况:神志清楚,精神萎靡,面色少华,形体适中,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3.头面五官:头颅无畸形,头发稀疏,面色少华。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自如,无震颤。鼻通气良好,无流涕。口唇淡红,口腔黏膜光滑,伸舌居中,舌质淡暗,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舌下脉络迂曲。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4.颈部:颈部柔软,无抵抗,双侧颈动脉搏动正常,未闻及血管杂音,甲状腺无肿大。
5.胸部:胸廓对称,双侧呼吸运动一致,触觉语颤正常,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处,无震颤,心界不大,心率8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6.腹部: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氏征阴性,麦氏点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45次/分。
7.脊柱四肢:脊柱无畸形,生理弯曲存在,各椎体无压痛及叩击痛。四肢关节无红肿、畸形,活动自如,双下肢无水肿,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8.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闭目难立征阴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稳准。
辅助检查
1.头颅CT(2024年3月,当地医院):未见明显异常。
2.经颅多普勒超声(TCD,2024年5月12日,本院):双侧大脑中动脉、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提示脑供血不足。
3.血常规:白细胞6.5×10?/L,红细胞4.2×1012/L,血红蛋白110g/L,血小板200×10?/L,均在正常范围。
4.血脂:总胆固醇5.8mmol/L,甘油三酯2.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提示血脂偏高。
中医诊断
1.病名:头痛
2.证型:肝郁脾虚,痰瘀阻络
西医诊断
1.血管性头痛
2.脑供血不足
3.高脂血症
辨证分析
患者平素工作压力大,长期伏案,加之性格急躁,情绪易波动,致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肝郁日久,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湿生痰。痰浊内阻,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生,痰瘀互结,阻于脑络,清窍失养,故见头痛、眩晕;脾虚气血生化不足,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少华;脾失运化,胃肠传导失司,则大便干结;肝郁化火,扰动心神,故睡眠质量差,多梦易醒;舌质淡暗,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舌下脉络迂曲,均为肝郁脾虚,痰瘀阻络之象。
治法
疏肝健脾,化痰祛瘀,通络止痛
方药
1.方剂:逍遥散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2.药物组成:柴胡10g、当归12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5g、半夏10g、天麻12g、陈皮10g、川芎12g、丹参15g、葛根15g、枳壳10g、炙甘草6g。
3.用法: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早晚各1次。
医嘱
1.调畅情志,避免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2.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3.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生冷食物,戒烟戒酒。
4.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
5.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诊,如有头痛、眩晕等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及时就诊。
复诊记录
第一次复诊(2024年5月19日)
1.症状变化:患者自述服药后头痛、眩晕症状有所减轻,发作次数减少,由每日23
文档评论(0)